家庭聚會,我們經常會聽到這些話。
你現在月薪才5000,你的表哥月薪早就過萬了。
你現在還是一個小部門的小職員,你的同學早就成了騰訊的項目經理了。
每次聽到這些話猶如地獄般難受。
雖然聽這些話很痛苦,但我們真的遇見這些人難免會自慚形穢。
小張都能夠在上百人的聚會上進行精彩的演講了,為什么自己口才這么差,人一多說話就緊張。
當初抄自己作業的小李已經換了一輛豪車了,為什么自己每天還在擠公交,每月還在為幾千塊錢的工資忙碌。
別人可以去全國各地旅游了,自己還在苦逼的干著不喜歡的工作。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煩惱,我們羨慕別人比自己優秀,嫉妒別人比自己有才,恨不得一下子變成另外一個他。
優秀的人自有一套成功的方法。
1,超級學霸,知識就是力量
李叫獸,身價上億,國內年輕的營銷專家,25歲都已經成為了百度最年輕的副總裁,這些標簽是別人奮斗一生也達不到的目標。
李叫獸的學習成長路徑是典型的學霸升級打怪的路徑。
從小就喜歡看書,讀書。
小學時候看書的目的是為了在同學面前炫耀,讓自己覺得很爽。
因為指出老師的錯誤觀點,常常被老師罰站、禁言。
李叫獸不是那種書看了就完事的人,每看完一本書,他還要把書本里學到的知識用于指導生活,比成年人看書的方法還好。。
為能夠打架勝過別人,他專門去買散打方面的書,總結出其中的規律。
自己照著練習,每天不斷學怎么踢腿更有效,每次打架后還要總結哪些地方還要改進,最后他居然成了學校里最能夠打架的人之一 。
中學生時代都確立了自己兩個基礎原則和理想:
1,堅持所看的理論一一實踐,
2,人生的目標成為跨國公司CEO
從高中開始,李叫獸就開始看后來他成名的營銷書籍。
高考填志愿時,其他人都看哪個學校哪個專業牛逼,就選哪個。李叫獸是根據自己喜歡看哪些書選自的專業。
但李叫獸不是一個喜歡社交的人。
學校有大牛來演講,別人爭著去要名片,他轉身就走。
其他商學院的學生講就人脈提高影響力,李叫獸不喜歡拿更多的時間去結交朋友,從來不喝酒,社會上典型的社交那一套他學不會。
也不是不提高自己的影響力,他選擇的是通過公眾號、知乎等知識性傳播等路徑提高自己的影響力,這樣的好處是,傳播的面更廣。
李叫獸的成長經歷就是知識改變命運的過程。
2,喜歡冒粗口的江湖兒女
她是羅振宇背后的女人,大名鼎鼎的羅輯思維CEO脫不花。
但她的最高學歷只有高中二年級。
沒有任何人脈和優勢,17歲就來到了北京打工,開始從定盒飯的文員做起。
脫不花的學習成長模式就很有江湖氣息,是一般人不敢想,也沒辦法復制的。
因為參加了北京奧美總經理湛詳國的一次課后,求助湛詳國幫助還是職場小白的脫不花解決掉一個難題,并讓脫不花在公司中脫穎而出。
在和湛詳國的接觸中,脫不花學習到了他的謙卑和專業,讓脫不花一下子覺得湛詳國是自己的導師。
正是在湛詳國身上學到了東西,以后脫不花每次遇到難題就去陌生拜訪請教行業高人。
拜訪過點子大王王陽,拜訪過臺灣成功學大師百崇閑,拜訪過20世紀八十年代經濟名人溫元凱……
通過每一次拜訪,脫不花就能從別人身上學到一些知識。
前面只是從不同的人身上學一招半式,簡單模仿他人的招式,還不能讓脫不花和現在一樣的優秀。
寫作成了脫不花學習上升的又一臺階。
因為有多年的商業圈里打拼,有比別人對商業實際情況更深刻的認識。她成了《財經天下》專欄作者,科技媒體虎嘯網的作者。
長時間的、規律寫作,讓脫不花對商業有了更深刻的知識。
后面就是大家熟悉的羅輯思維CEO。
脫不花的成長路徑可以用一個俠氣來形容。
3,自帶網紅基因
馬佳佳,三個字已經成為了品牌。
她是很有爭議的網絡紅人,在中國傳媒大學旁邊把情趣用品店開得紅紅火火。
她的學習經歷不能用學習來說,應用“玩”更合適。
從高中開始就是學校紅人,意見領袖。
作為班委的她,居然會包庇犯錯和沒有交作業的同學。
經常去挑戰老師,打破學校的規矩。
但成績又很好,做題時會想著老師想要什么答案,什么樣的作文老師更喜歡。高考時,語文是云南省狀元。
大一大二就開始微博、博客、人人網,成了網絡紅人。
學校的每個人都知道有個馬佳佳這樣一號人物。
2010年做的一個學校辯論賽視頻被各路知名人士轉發,成為傳媒大學網絡事件。
2012年她的情趣用品開店的時候,一個自制的視頻,全中國都知道有一個漂亮的90后妹子在中國傳媒大學門口賣情趣用品。
后面馬佳佳越來越火,被各大媒體報道過,還在知名的中歐創業營和雕爺、快滴創始一起演講過。
年紀輕輕就當過時尚雜志總編。
現在自己的公司主營業務在做短視頻。
馬佳佳身上不能用傳統的規劃和學習能夠獲得,她的學習成長方法只屬于她自己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學習成長方法。
如果讓李叫獸選項脫不花的成長方法,那不再是李叫獸了。
如果讓馬佳佳像李叫獸的那種學習方法,估計馬佳佳會無聊死。
同樣讓馬佳佳去選擇脫不花的成長方式,估計會讓馬佳佳玩到一半就會覺得無聊。
不同的成長的路不一樣,就看哪一種適合自己。
不要喜歡看書的人每天去搞社交,喜歡熱鬧的人天天去寫代碼。
選擇不同方法的人成長的速度也是不一樣的,就像鐵人三項,有的人游泳上有優勢,就會提前領先;有的人騎自行車更好,也會后來居上。
每個人的成長速度是不一樣的。你不能眼里嫉妒別人當下取得的成就。
人生是馬拉松,不是百米沖刺。
別人成功的方法不一定適合自己,別人當下的成就你也不必嫉妒,你看自己每天是否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