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轉眼已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待了12年,可無論是油爆火辣的火鍋還是麻辣鮮香的各路串串都抵不過一碗牛肉面思念,那"一清二白三紅四綠”的的口訣中更有濃濃的一碗鄉(xiāng)愁。我的故鄉(xiāng)歷史悠久但都與戰(zhàn)爭相關所謂談笑無鴻儒,往來皆將軍也,無論是衛(wèi)青還是霍去病包括近代的左宗棠皆有傳說和名勝,這個西北名城更以“一條河、一碗面、一本書、幾個人"而自豪,一條河當然是指從容的從東向西穿城而過的黃河,一本書是"讀者"這本雜志的廣泛度俺就不表了,幾個人從上至濤哥到家寶都是從蘭州工作多年后進到北京,中央電視臺更是"京蘭腔"可以秒殺國語。至于一碗面便是紅遍大江南北最近更是登陸了東京與紐約的蘭州牛肉拉面。
? ? ? ? 地道的蘭州人講究吃頭鍋面各大館子均有死忠粉,一些老字號早晨6點門口排隊的比比皆是,過了中午基本上本地人就不進牛肉面館了,早二十年每天清晨各牛肉面館門口清一色的蹲在路邊門口吃面,左手端碗右手執(zhí)筷先輕吹一下鋪滿紅油香菜蒜苗的碗撈起一股面伴著吸溜聲三下五除二轉眼一碗面下肚,讓一座城的早晨充滿了煙火氣息。
? ? ? ? ? ? 牛肉面館講究凌晨三點開始揉面熬湯,上好的黃牛肉選牛腩和牛棒骨,簡單的只放花椒、草果、姜熬制,面一定要加用駝駱蓬曬得半干燒出綠色的結晶體也就是蓬灰,燒好的蓬灰再加水燒開,用蓬灰水揉面猶如施加了魔法讓面條韌性十足,在拉面師傅手中千變萬變,按著每個走到窗囗食客的"細、二細、三細、毛細、韮葉、寬、大寬"要求幾下拉出澆上帶著蘿卜片的牛肉湯撒上蒜苗香菜、調上辣椒油,帶著熱氣蒸騰的滿足蘭州人一碗面下肚才氣定神閑開始一天的生活工作.......
? ? ? ? ? 近幾年來牛肉面館也融入了新的文化和氣息,裝修清新24小時經營的店也多了許多,還有老字號加盟店遍地開花,只是蓬灰沒了純植物的全用類小蘇達粉代替,如今外地打"蘭州拉面"的全是青海人在經營只有形而不兼神了,多次在廈門、成都的街頭吃碗面都是掃興而歸。
? ? ? ? 也許是那條蜿蜒曲折的黃河賦予了這碗面不一樣的精氣神,每次一下飛機都直奔面館,一碗滾燙的牛肉面下肚才能熨平思鄉(xiāng)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