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回程的高鐵上,窗外的世界向后退的飛快,快的我無法捕捉。
節假日已經接近尾聲,大地上都是流竄躁動的人群。逃離擁擠的南京,花費了一天的時間在路上,來到一個很小但很繁榮的小島,度過一段安逸的時光。性子的穩慢讓我能耐得住長時間的路程,躲避了人潮,在島上吹風看海,感受著與廈門不一樣的海風海面。
玉環,如果不是有同學在這里工作,我在地圖上應該都不會找到這個地方。同學的電廠就在這座小島上,在大學找工作的時候就聽說電廠選址都很偏僻。穿過一座座隧道,換乘到島上的大巴,一路顛顛簸簸。過了跨海大橋,我所期待的小島假期開始了。
同學接到我就帶我去吃了海螃蟹,一只很大,排隊挑螃蟹的時候,看見廚師從玻璃缸里撈出幾只螃蟹,稱重,撬殼,在被撬殼的那幾秒,我看見螃蟹的蟹腳在亂舞著,在亂舞的頻率中,我感受到了疼痛,不禁哆嗦,不忍再看。我以為我很善良,不過是一瞬的,等螃蟹變成一盆菜的時候,我全然忘記了它臨死的掙扎,吃的津津有味。人終究也是動物,有著動物的野性,所以我一直認同荀子提出的“人性本惡”的觀點,人性的善良都是由外界環境的浸染與內心的修行,才漸漸顯現。
現在的我,正推著行李箱,慢慢的走在梧桐樹下,微涼了的風吹著,吹來陣陣的桂花香。轉彎到巷口,風強勁的吹的我竟無法前行。
昨天下午,我從大鹿島回到玉環縣里后,同學下班接我去了東沙漁村,第一天到的時候,同學也帶我過去了,可是那天太晚,海水已漲潮很高,撲打岸邊都能激起一米的浪花。靠著岸邊的小山,山上都是幢幢小樓房,零星點點的有些燈亮,尋著一處石階向上,這才看清兩邊的房子都是由大石頭堆砌,原色的木門木窗,些許破敗,些許廢棄荒涼。拾階而上,轉角處的一個木牌子上寫著清古居,走到門前,想一看究竟,空洞的門窗,荒亂的小院,黑乎乎的門洞嚇得我趕緊離開。走到山頂,一片廢棄的房屋,看著好像曾經想要好好發展,但是因為地理位置,游客太少的緣故,經營不起來,還沒開始就爛尾了。同學指了指下面,說那里是一片墓地,我下意識離那里遠了些。懸崖邊有修一道臺階,伸到半山的一個平臺,可以親近海。昨天的傍晚,天氣有些異常,走到一半臺階,海風吹的我也像今天一樣無法前進。俯瞰,海水洶涌,如此驚心,風吹的身體晃蕩不穩,總害怕自己會被吹落到海里。正因為對這種險境的懼怕,才會被這樣的景物所震撼,感受這種大自然無可言表的魅力。
作為一個生長在平原的孩子,對山,對海,總有一種莫名的好奇與崇敬。
好像在哪里看過一句話,看風景,便要爬山。熱愛自然美景的我,每一次出游都變成了爬山。每座山有每座山的特色,有每座山自己特有的風景。 從此,便有了一個想法,利用這幾年自由而孤獨的時光,去到祖國各大有名的山,看盡山水風光。
看《三體》的時候,摘錄了一句話“沒有了對高處的恐懼便體會不到高處之美”。如果沒有心底那一絲恐懼,那些極險處的風景便也是平淡無奇,誰還會想去欣賞觀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