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題:葡萄酒產區里的備胎們
備胎這物種真是無處不在,即使在WSET考試里也能找到,常見的一類題目會這么問:一位顧客經常喝法國酒,但今天想嘗試新世界產區的酒作為替代,請列舉與以下法國產區風格類似的新世界產區并闡述原因。
雖然很想把這位任性的顧客揍一頓,不過這樣橫向比較產區倒是能很好地幫助理解,有趣的連接總是跨界產生。
那么就開始吧:
桑塞爾VS馬爾堡
Sancerre VS Malborough
桑塞爾位于法國盧瓦爾河最靠近內陸的中央產區(Central Vineyards),以長相思干白聞名。這里離勃艮第已經不遠了,有和勃艮第相同的大陸性氣候,土壤是富含生物化石和燧石的白堊土,釀出的葡萄酒常帶有明顯的打火石般爽脆的礦物味。釀酒師很少用橡木桶陳年,而是通過溫控不銹鋼桶發酵,最大程度保留長相思的高酸度和原始特征,適合年輕時飲用。
新西蘭馬爾堡產區出產的長相思風格和桑塞爾非常相像。雖然日照充分,但洋流帶來的海風使產區保持涼爽,不讓葡萄過分成熟而損失酸度和精細度。這里同樣較少使用橡木桶,突出長相思的高酸度和青草般的植物風味。馬爾堡部分地區較為溫暖,葡萄成熟度更高,因此也會出產帶有熱帶水果風味的長相思,相比桑塞爾產區更具多樣性。
再回到盧瓦爾河,離桑塞爾不遠的普伊芙美(Pouilly-Fume)和默訥圖薩隆Menetou-Salon)產區同樣是桑塞爾的好備胎。Pouilly-Fume含有更多燧石土壤,釀出的長相思具有非常典型的打火石味(Fume字面上是煙熏的意思),價格不比桑塞爾便宜。Menetou-Salon擁有與勃艮第夏布利相同的Kimmeridgian(啟莫里期粘土)石灰質土,也釀果香突出的長相思酒,但價格更親民。
梅多克VS瑪格麗特河VS斯泰倫博斯
Medoc VS Margaret River VS Stellenbosch
梅多克位于波爾多左岸北部地區,屬于溫和的海洋性氣候,雖然葡萄的生長季因此延長,但過多的雨水和由此帶來的多云天氣也帶來了真菌病害和葡萄成熟不同步的風險。梅多克的土壤多礪石,能很好地幫助吸收熱量并反射回葡萄園,促進葡萄成熟。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是梅多克的主角,具有強勁的單寧和黑加侖風味,為葡萄酒提供果味和結構;美樂(Merlot)則提供飽滿的酒體和柔順度,和赤霞珠搭配組成經典的波爾多混釀。另一個主角是這里廣泛使用的橡木桶,經橡木桶陳年的酒多了一層橡木賦予的烘烤類風味,單寧也變得更柔順,陳年后的梅多克酒還能發展出雪茄盒和雪松的香氣,復雜度杠杠的。
瑪格麗特河位于澳洲西南沿海地區,和澳洲眾多干燥炎熱的大產區不同,這里有濕潤而溫和的海洋性氣候,和波爾多非常相似。自然,這里也出產赤霞珠和美樂的波爾多混釀,漫長的成長期給葡萄單寧帶來細膩緊致的顆粒感,通過橡木桶陳釀的頂級葡萄酒品質非常出色,是澳洲葡萄酒獲獎專業戶之一。
再到南非,位于西南沿海的斯泰倫博斯同樣擁有與波爾多相似的海洋性氣候,海風帶來的涼爽影響使葡萄不致過于成熟,保留了精致和復雜性。同樣,這里也以赤霞珠和美樂的混釀酒為主,濃濃的波爾多風。
還有好多備胎,明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