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一個女性朋友私信問我:
“我今年三十歲,未婚,是廣州一家公司最低層的辦事員,常常在我下班以后,一個人回到城中村租來的單間房里,面對物質和精神都相當貧乏的人生,覺得活著的價值,十分……對不起,我黯淡的心情,無法用文字來表達。我覺得自己很糟糕,別人都活得那么精彩,請你告訴我要怎樣才可以拯救貧乏的人生?”
我是這樣回復她的:
親愛的姑娘,很巧,我今年也30歲,也未婚,也做著自己一份并不太滿意的工作,我也一直在反復思索過許多次,生命的意義和最終目的到底是什么?我要怎樣才可以拯救貧乏的人生?
目前我的答案卻只有一個,很簡單的一個,那就是“不停的閱讀”。
01
曾經我也用貧乏、黯淡、自卑、平凡、卑微、能力有限這許多不正確的定義來形容自己,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只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貧乏。
也許你第一步要做的事是加重對自我的期許與看重,將貧乏、黯淡、自卑、平凡、卑微、能力有限……的字句從生命中一把掃除,再也不輕看自己。畢竟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限,不要高看任何一個人,也不要低看自己。
我們雖然沒有高薪的工作,沒有好條件的家庭,沒有屬于自己的一套房子,沒有溫暖體貼的老公……但我們有一個正當的職業,租得起一間房間,容貌不差,懂得在上下班之余更進一步探索自己的價值,這都是很美好美好的事情,為何要看輕自己呢?
我們應當摒棄社會一般的功利主義的眼光,建立自己人生觀和價值觀,用自己的主觀眼在觀看自己。只有當我們自己欣賞自己,我們的人生才會變得快樂和有意義。
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自己人生觀和價值觀?
清華才女蔣方舟說:一個人如果不看書,那她的價值觀就只好由親朋好友來決定。所以,想要拯救貧乏的人生先從閱讀開始吧!
愛你的朋友:@路書顏
02
細數我身邊的朋友,但凡聰明、優秀、有思想的年輕人,沒有一個不讀書的,而且幾乎是天天在閱讀。
畢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不閱讀,只會換來卑微。
下面我推薦8本我個人覺得最值得跪讀的書。
1關于心理——《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如果你時常否定自己,不欣賞自己,不快樂的話,我覺得你應該讀讀這本《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現實中的我們,為了獲得父母社會的認可而努力表現得完美,隱藏壓抑自己的缺點,但這些被隱藏壓抑的缺點最終成為陰影,反過來影響我們,傷害我們。
作者認為,我們每個人身上本來就具有一切積極和消極的特質,因此凡是我們能從別人身上看到的特質,都存在于我們自己的身上。當我們努力隱藏一種特質,就會對暴露出這種特質的人表現出厭惡,這就是消極投射。也就是說,你不喜歡某個人,是因為這個人身上有你試圖隱藏的缺點。
讀完這本書,你會對自己有一種全新的認識,你似乎有勇氣理直氣壯的承認自己的缺點,不隱藏不壓抑,適當地表現這些特質。當我們對自己的優缺點了然于心、無比堅定的狀態事,應該就會發自內心的強大和自信。
2關于文學——《失蹤的孩子》
如果只推薦一本文學小說的話,我會推薦這本《失蹤的孩子》。
2018年豆瓣最高分的一本書,短短一年就有近20000條評價。
關于那不勒斯四部曲NO.4。小說聚焦了莉拉和埃萊娜(“我”)的壯年和晚年,為她們持續了五十多年的友誼劃上了一個令人心碎的句號。
讀完感覺像是過完了自己的一生,關于愛情、親情、友情,你可以觀此書而反思,改變糟糕的人際與生活。
3關于成長——《自卑與超越》
沒有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理解自卑情結是無法改變的,是深入骨子里的。
談戀愛的時候,覺得對方條件比自己強,瞬間就會感到有一些自卑感。工作的時候,碰到厲害又聰明的同事,會羨慕不已……也從來沒有想過這種自卑感產生的原因。一直想改變不知道怎么辦。
前段時間,我遇到了這本書,讀了很多遍,開始慢慢知道自卑源自于哪里,我應該如何去克服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發現我們自己所處的地位是我們希望加以改進的。如果我們一直保持我們的勇氣,我們便能以直接、實際而完美的唯一方法--改進環境--來使我們脫離這種感受。
4關于文化——《從黎明到衰落》
這是用一生時間寫成的書,真正的一生之書。
雅克·巴爾贊30歲時就萌生了撰寫一部西方文化史的念頭,但被一位長者勸阻了。那位長者認為雅克·巴爾贊還太年輕,建議他把寫作計劃推遲到80歲之后。巴爾贊聽從并且履行了那位長者的意見,在自己85歲的時候,才開始文化史寫作。等到這部文化史巨著一書出版,雅克·巴爾贊已經93歲了。
正因為有了巨大付出,本書也獲得了圖書界的極高榮譽——2000年度美國國家圖書獎,被評論界譽為“西方博雅傳統的新杰作”。本書全面涵蓋歷史、藝術與、禮儀、道德與宗教等,論述也極富個性,作者曾表示“為符合現代人的口味,盡量以口語的方式來寫,只偶爾流露一點兒學究氣?!?/p>
聽博學的人用幽默的方式講歷史,本身就是無上的享受。
5關于人類的演化——《人類簡史》
如果,你整天被一些雞皮蒜毛的小事兒纏身,讀一讀這本書會讓呢瞬間就豁達。
本書探討一下課題: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6個人種,為何今天卻只剩下我們自己?
為何我們能登上生物鏈的頂端,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
從認識革命、農業革命到科學革命,我們真的了解自己嗎?
我們過得更加快樂嗎?
我們知道金錢和宗教從何而來,為何產生的嗎?
人類創建的帝國為何一個個衰亡又興起?
為什么地球上幾乎每一個社會都有重男輕女的觀念?
幾乎每一個課題,都能引發我們的深入思考。理清影響人類發展的重大脈絡,挖掘人類文化、宗教、法律、國家、信貸等產生的根源。讀完這部宏大的人類簡史,會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
6關于思考人生——《白夜行》
“只希望能手牽手在太陽下散步”,這個象征故事內核的絕望念想,有如一個美麗的幌子,隨著無數凌亂、壓抑、悲涼的故事片段像紀錄片一樣一一還原:沒有癡癡相思,沒有海枯石爛,只剩下一個冰冷絕望的詭計,最后一絲溫情也被完全拋棄,萬千讀者在一曲救贖罪惡的凄苦愛情中悲切動容……
東野圭吾書寫的惡往往不是凡俗的惡,而是一種提純的,高智商的,有分寸的,肅穆的惡。那種惡最終會讓人動容,和純粹的善一樣。
《白夜行》出版之后引起巨大轟動,使東野圭吾成為天王級作家。小說被改編成同名電視連續劇,與圖書一同為作家帶來了如潮好評,使他成為日本、韓國與臺灣等地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
7關于溝通—《非暴力溝通》
很多書有一個弊端,就是只指出問題和教具體的技巧,但沒有辦法讓人了解到背后隱藏的原因與需求,這是一本能幫你解決85%以上溝通問題的書。
看完你會意識到這幾十年來你身上存在的問題,“為什么有些大人會說打是疼,罵是愛”、“我們真的在溝通嗎?還是只是在傾訴或是發泄?”
我們說,人,具有社會屬性,如果你不知道怎么處理人際關系,不知道如何大方得體的表達,這本書,值得你反復參閱。
8關于如何閱讀——《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我周圍有很多人喜歡讀書,讀書量也不少,但似乎對她沒啥價值,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知道如何讀。
不知道如何閱讀,就相當于沒讀。
一個普通人,讀完一本書,少則幾小時,多則1個月。讀書最大的成本,不是買書的錢,而是寶貴的時間。
所以,吸收書本的精華,你才能贏在了起跑線上。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閱讀,這本書告訴你答案。
03
接下來,是喜歡閱讀童鞋們的福利時間。
給大家挑選300多本優質書籍,以后再也不用擔心自己沒書可看了,請看下表:
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實實在在地帶給大家幫助。如果大家順手給我點個「贊」,我就很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