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7 王昱打卡

有一位正讀高二的學生發消息給我:一本書讀完,什么都記不住怎么辦?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惑,感覺讀完一本書,沒有收獲?似乎只有一個模模糊糊的印象,久了,以至連這印象也沒了,感覺像白讀了一樣?

最近簡書薦書的人越來越多了,每兩天都有人列書單,但少有人指出讀完一本書,我們應該做些什么,以及對讀書這件事應該秉持一種什么態度。那么,我索性獻丑一次,以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講一講(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所談的讀書特指文學類書籍)。

1.養成寫書評的習慣。

大家在中學階段,想必寫過不少書評吧,或者說讀后感,但中學結束,升入大學,大學結束,步入社會,又有多少人能把這個習慣堅持下來?有多少人是讀完就完,翻翻就算?長此以往,你記得住才怪。

至于應該怎么寫書評,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角度。但我建議不要泛泛而談,不要試圖“總結全書”,把書中的邊邊角角都寫到。那樣,既不切合實際,也沒有多大用處。個人感覺,最好的方法還是找到一個切入點,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寫出來。一本書,它總有讓你印象深刻的東西,如果沒有,那就寫寫它為什么沒有令人印象深刻,它的欠缺處在哪里。

2.養成摘抄的習慣。

在我們剛開始學寫作文的時候,老師總會告訴我們,記得學會摘抄,將平時閱讀文章時看到的好句子記下來,記在本子上,晨讀的時候背一背。我們也覺得這是理所當然。但現在畢業了,工作了,還有多少人讀完一本書,記得摘抄這回事?

摘抄下來,時時翻閱,乃至誦讀,不僅有利于記住一本書,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培養我們的語感,當自己提筆寫作的時候,下意識就會寫得流暢,遣詞造句也變得游刃有余。另外,這些亮眼的句子也可以在適宜的時候,引用到我們的文章中去,一來增添文采,二來使得內容更加豐富。

迄今,張愛玲《金鎖記》里的某些句子、段落,甚至章節,我依然可以熟記成誦,更早些的,蕭紅的《小城三月》、沈從文的《邊城》同樣記憶猶新,這都是拜摘抄所賜。

3.讀者與書要講緣分。

當你既寫了書評,又做了摘抄,但依然感覺記不住,或許,你就要考慮這本書是否跟自己有緣分了。

讀者找書,書同時也找讀者。這世間的事,都講究個緣分,或者說適合。與你投契的書,你讀了自然印象深刻,不投契,即使它是世界名著,你一樣味同嚼蠟。讀名著重要,讀一本自己喜歡的名著更重要。抱著讀名著的心態去找書,沒問題,問題是,讀不進去,不要硬讀。一本書讀不進去,或許緣分未到,放一放,下次也許就讀進去了,又或許根本沒緣分。

該記住的自然會記住,那些記不住的,或許本來就不該記住。日子久了,時間會自動篩選對你有助益的書。

4.讀書切忌功利化。

讀書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一本本的書讀下來,日積月累,才能看到效果的。不要每讀完一本書,就急于記住,急于有所收獲。你有沒有發現,當我們抱著功利的心態去做一件事時,往往是做不好的,而一旦我們放下功利,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許多事情或許就迎刃而解了。

讀書同樣如此。把它當成一種娛樂,讀書的過程即是享受的過程,收獲的過程。急于量化,急于細化,急于看到每天甚至每小時的進步,既不為參加高考,又不為考取職業資格證,不是有毛病嗎?態度放端正,心情放輕松。

5.讀書貴精不貴多。

你有沒有發現,一到年底,大家都在曬“我今年讀了XXX本書”,國家之間也忙著做比較,“德國每人每年平均閱讀量是XXX本”,“美國每人每年平均閱讀量是XXX本”,而“中國每人每年平均閱讀量只有XXX本”。似乎讀書多就好,讀得怎么樣成了其次。

事實果真如此么?當然不。

讀書最忌諱的就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記得史鐵生在《病隙碎筆》中就說過:“你不必非得看過多少本書,但你要看中這沉默,這黑夜,它教會你思想而不單是看書。你可以多看些書,但世上的書從未被哪一個人看完過,而看過很多書卻沒有思想能力的人卻也不少。”

你之所以讀完一本書大腦空空,很可能就是你讀得太多了,讀得太快了。走馬觀花,不要說花的品種,花的顏色你能看清嗎?你一年讀500本,別人一年讀50本,感受肯定不一樣啊。

不是說要少讀,你可以多讀,但要在讀通讀透的前提下多讀。

6.有些書是不需要記住的,消遣娛樂就是它的使命。

什么事情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讀書也是。

市場上有些書,它出版的目的就是供讀者消遣娛樂的,就是為了讓大家在一天的忙碌后輕松一下。很多網絡小說就是這樣啊。穿越、后宮、仙俠、青春,閱讀的過程中,只要你能感受到字里行間所要表達的感情,就夠了。合上書,它的使命就完成了。

當然,如果你不僅僅是一個讀者,還是作者,并且想創作這方面的小說,那就另當別論了。

7.讀書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不要為讀書而讀書。你要知道,和這世上的很多事一樣,讀書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我們活著,歸根結底,是為了讓生活更豐富,更美好。

如果“讀完一本書,什么也記不住”這件事讓你糾結、苦惱,不得法,那么,你大可不必讀書了。世上可做的事情有很多,你沒必要非得讀書。雖然現在是一個提倡“全民閱讀”的時代,但閱讀無法給你帶來快樂,你何必自討苦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日]奧野宣之 前 言 長期讀書的人就算認真讀過某本書,也會因為要繼續接觸很多書籍,最后連之前的書的1%~2%都沒...
    V_Fantagia閱讀 3,540評論 0 27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精讀筆記 書名: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作者:【日本】奧野宣之 譯者:張晶晶 出版:江西人民出版...
    俞逸閱讀 3,383評論 4 129
  • 絢麗八月,終要告別。好習慣越建越多,速讀初顯效果,一月讀完36本,發現原來不是不會發生,而是愿不愿讓它發生。...
    西嶺雪2025閱讀 37,311評論 60 269
  • 為什么要使用事件代理? 抽取相同的事件處理函數或者是對象,提高程序的工作效率。 添加到頁面上的事件處理程序數量將直...
    stefanie_lucky閱讀 161評論 0 0
  • 01 堅果先生是我的好朋友,三個月前,他舉行了盛大的婚禮,賓朋滿座,我是扮狼。嗯,先是扮狼,后是伴郎。我們提前聚集...
    昕璐妹閱讀 1,362評論 2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