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梅無影
1
6:20醒來,6:30喚醒我身旁睡的這只小貓:“起來了起來了,今天我們有活動咧!”
穿好衣服上個廁所梳洗罷,灌杯熱水拎上面包帶上傘,我們出發了!
——前兩天,看到Patrick又有《走遍蘇州》的活動,問他有啥幕后的工作。
“來參與吧,結束了幫我們寫篇文章。”
玩我們是很樂意玩的。文章就是沒有長的,也應該總能憋出篇短的吧?跟上大佬走,總是向上走。上方山啥時候不能去?關鍵是跟誰一起去。
2
暫時沒車可蹭,只好頭一天提前查百度。開車三四十分鐘的事,坐車倒車的話,要趕到上方山森林公園,起碼得提前倆小時出發。
6:30起床,7:20出門。等車,坐到木瀆,8點上了另一趟車,8:25到了學府北苑這一站,快到目的地了,心稍微放了下來。剩下的路不遠不近了。
有車坐車,沒車走路,應該能按時趕到吧?
雖然有百度地圖,但到底是新地方,路不熟,也怕小悠走累了,還是等車吧!實在沒車,也只能走了。
到底是走還是等車?正心神不定的時候,還好,來了輛415。這趟車的站點離目的地最近了。一點點路,繞過停車場,去過走不遠,我們到了售票處。8:50分,還好沒遲到!
走進售票的屋子,里面有幾個人,但沒看出誰是一起的。小悠語音發了消息:“哈哈,我們已經到了。”脆脆的童音,真好聽。
群里收到回復,知道有人快到了,有人還在路上,我們竟然領先了?
等了時間不長,人差不多到了。各自買好票,等到九點,決定先到的先進去,只留下一個人,在門口等著接應還沒到的。Keen自告奮勇了。Patrick讓他舉著小旗子,給他拍了張照片,發到群里,方便還沒到的人來了認出他。
3
花下弄影
從檢票處大門進去,里面已經有一群人在拍梅花了。一個個長槍短炮,看起來好不專業!不一會兒,要拍合影。這些人咋都一個也不認識呢?原來這是“行走姑蘇”的一撥人,這次是跟《走遍蘇州》來一起聯合行動的。
拍完合影,問了有幾個人中午要一起吃飯,通知了中午集合的地方,一行人就三三兩兩地往前,邊走邊拍。
春天真是到了,天氣有點熱了。小悠有點累了,也不太有興致,她們學校秋游來過這里。給她拍照她不要,讓她給我拍也不干!
剛才看到有個三年級的小姐姐,我還高興她有個伴兒,這會兒她們估計走到前面去了,也看不見了。
還好,到了前面一片空曠的草地上,小悠高興了:“我們上次就是在這里野餐的。”
鉆進了前面的一片花海,她快活起來了,竟然還去爬樹!
4
這時,后面的幾個人也跟上來了。Patrick鼓勵大家,可以跟一起來的老外Thomas自由交談。
剛才在售票處等的時候,已經知道Thomas是意大利人,也已經聽到了美女Aileen一口流暢的英語。還有Keen,一臉憨厚,聲音也顯得特有的憨厚,介紹自己是園區的engineer(工程師);還有位Amy,一問竟然是學生,還只是中學的──蘇州外國語學校。老爸把她送到這里就走了。我們隨口問起了她高中現在何時分文理科、以后準備去哪個國家……
那位帥哥,揣著大塊頭的相機,跟Thomas聊起了攝影。“水陸兩用,呃”,估計想不起來是哪個詞了,翻起了手機。那就說"both can be used in water and on the land"不就好了?^_^
( 回來我又順手查了,水陸兩用,可用amphibious 或 land-and-water。水陸兩用吉普車: amphibian jeep)
就這樣聊著,幾個差不多都是頭一次見面的人,竟然相互也不覺得陌生。
5
小悠跑來跑去的,我得不時盯著她。讓她過來聽聽Thomas在說什么,她不過來;讓她跟哥哥姐姐和老外一起拍照,也沒見動靜。這是不屑呢,還是不好意思呢?
一頭要追著她跑,一頭還想聽聽這邊大家聊的是什么。盯著Amy,我有了個主意。
小孩子對小孩子的吸引力總比大人強。暫時沒有更小的哥哥姐姐,那就讓這個大姐姐來試一把吧!這里不是說英語嗎?OK,我拍了一下Amy:“Amy,I have a task for you.”
迎著她疑惑的眼光,我指了指遠處跑來跑去的小悠:”My daughter will not care about what I said, but maybe she'll listen to you. Please, Go and catch her back here."
Amy聽懂了,領命而去。沒想到小悠這家伙,看到有人來追她,在林子里繞來繞去地,跑得倒更歡了。人家停,她也停;人家跑,她也跑。嘻嘻哈哈地,她跑著笑著,Amy不得不在后面追著、勸著。
瞧,跑起來了多自然。這下,看到我再舉起手機,你也沒時間故意擺那個不高興的模樣了吧?
6
那邊別的要拍照的人都準備好了,我只得先去把Amy追回來:“Amy,不用管她了。”
"集合了!"接著,我遠遠地對小悠喊。
"真的集合了嗎?"這回她倒走過來了。看來在學校里是有了集合的概念。
"真的啊!你看大家都在那邊了。"其實只是幾個要和Thomas拍合影的人過去。
有個老外在,其實大家都好奇新鮮,一個個都要跟Thomas來張合影。
"take─photo─together─",幾個涂著紅唇的美女,邊試著說處出英語,邊向Thomas走去。故作大方地攬過美女的肩膀,Thomas似乎來者不拒。這極大地鼓舞了大伙兒跟老外拍合影的信心。
“You like a star here."我不由得說。
奇怪,怎么這次他聽了幾遍,還好像沒聽明白?Star,這不是個很常用的詞嗎?旁邊的Keen是聽明白了,過來幫忙:"star……"
Then, how do u usually express "明星",Thomas?
遠在異國他鄉,身處喧鬧之中,你是會開心,還是會更寂寞?
Farway from your own home, among lots of people, will you be more happy, or will you feel more lonely?
我亦飄零久。
Me, too, drifting outside for too long.
7
"Thomas,do u have any sister or brother?"
"Ya, I have a sister. She is 16 years old."
哦。為了讓小悠多跟老外說話,我連忙告訴她:"他有個妹妹!"
"那他干嘛不把他妹妹帶來?"小悠小聲嘟囔著。"
"She is asking why u didn't u bring ur sister here."我回頭跟Thomas說。
"哦,她─還─要─上─學─。"彎下腰,Thomas用特有外國腔跟小悠說。這家伙,竟然會說中國話,還說得這么溜!
8
"How long have you learn Chinese?"
1年,3年?記不太清他說的具體數字了。我們中國話不比外國話難學多了?就算三年也好,能把中國話說得這么溜,真不錯。
想想我們的孩子,在學校里把英語學了3年、6年,甚至9年、12年,小學學、中學學,到了大學還在學,但學出來的是什么樣的結果呢?英語不是你天天拿著課本抄抄寫寫就能學會的啊!
后來一路往上爬著,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知道了Thomas高中階段,在蕪湖呆過一年,學了一年的漢語。現在他在園區的西交利物浦讀書,每周也都有漢語課。"But they are just Basic Chinese."而他想學的不僅僅是 Basic Chinese。
Thomas,share your experience on how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得找個時間,讓他說說他是怎么學外語的!
9
Thomas 在學校學的專業是computer,放假了他還會去上海打工。看著這個有一群新朋友的大男孩,猛然感覺,外國人的孩子真都是放養的,全世界竄來竄去的好像都不是個事兒。
讀著外國語學校的Amy, 以后應該也是要出國的。相較于帶著墨鏡、滿臉絡腮胡子的Thomas,我們的學生顯得文靜多了。當然,Amy是女生,Amy的年紀也要小多了。是否,對他們而言,出國只是一場遠行;而對我們來說,出國卻注定了是一場比拼?
你不過去,山卻過來了。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了中國。世界已經在向中國走來。你,還要無所謂下去嗎?
10
聽Patrick講,Album of Suzhou(走遍蘇州)是他們在做的一個公益項目,主要希望通過外國人的視角,來詮釋姑蘇的文化與底蘊。
如果你家附近就有一些獨特的景色,如果你也希望,有這樣一位可愛的外國朋友來到你身邊,可以聯系我哦。
春暖花開踏青時,游游玩玩說英語。
讓我們跟著走遍蘇州,一起去踏春!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