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今天跟老公吵架,起因是老公接孩子去晚了,孩子哭鬧,老公又不耐煩,孩子哭著找媽媽,老公接孩子煩的不行,楊麗自己也委屈的不行不行了,從來不幫忙照顧孩子,要不是單位有事,能讓他去接嗎,結果既晚了還沖孩子發火,回來還不高興,怎么就沒人替自己考慮。
冷戰后,把孩子哄睡,老公氣的去了書房關上門,楊麗自己更是在臥室慪氣,這輩子找這么個男人委屈死了,自己現在恨不得去跟他狠狠的打一架,雖然自己從來不會動手打人,可就想打架,想找他爸他媽一起說道說道,想帶孩子回家不跟他過了,想起以前他種種的不好,想了很多很多,越想越委屈,越委屈越抑制不住的淚流,她望著孩子的睡眼卻不知道怎樣排解自己心中的苦悶。
從小,楊麗的父母婚姻就不是很和諧,她一直都是生活在父母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的日子中戰戰兢兢的過來的,就怕哪一天父母離婚,自己成了沒人要的孩子。
小時候的夢想就是將來一定不當著孩子面不吵架,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長大了,希望自己找一個成熟穩重的男人做依靠,結果,結婚后才發現,家里里里外外全是自己在撐著,他什么瑣事也不管,一干點活就不高興,沒耐心,每次兩人都吵架,每次在孩子面前吵完就后悔,可關鍵時刻總是控制不住自己。
針對楊麗出現的這種問題,作為心理醫生的朋友仔細的了解了一下她的情況
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造成了楊麗心里極度的缺乏安全感以及被愛的感覺,雖然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在極力避免發生跟父母婚姻相同的問題,但是不知不覺中,她一直在效仿父母的婚姻模式,就是她恐懼接受卻又慢慢靠近的模式。
她想解決問題,只靠吵架不會有任何效果,反而會加劇雙方矛盾點,進一步惡化婚姻現狀。
據朋友所知,楊麗老公還算是事業有成的男士,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對楊麗也算不錯,但就因為一些瑣事,楊麗的嘮叨,變成了兩人的導火索,感情日益消耗,兩人越來越難以溝通。
為此,朋友給出幾點建議:
1,雙方溝通。也許開頭很難,但是婚姻關系維系的最重要紐帶就是孩子,如果不想讓孩子有一個不健康的童年和不幸福的家庭,那么,必須有一人低頭和解,畢竟,比起孩子來說,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了。
2,追本溯源。了解父母最初吵架的真相或緣由,從幼時的噩夢中走出來,也許父母是非常愛你的,就像你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打開過往的陰影,才能步入新的幸福殿堂。
3,只敘述不評判。不要每次一出現問題就指責,不論對錯,先吵一頓再說,要知道,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解決問題,不是訴說問題,不要本末倒置,忘了初心。
4,重視孩子。每次要吵前,看一眼孩子,孩子眼里的恐懼和畏縮會不會讓你們停止自己的行為。
5,走出去。不要每日陷在家庭瑣事中,找到自己的圈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多參加社交活動,會娛樂身心,開闊眼界,瑣事不過是過眼云煙。
6,尋找初戀的感覺。不能因為生兒育女了,就是老夫老妻了,忘記了浪漫,不再過各種節日就是對愛情的毀滅,要重拾溫情,找到愛與被愛的感覺。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節,楊麗慢慢走出陰影,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婚姻是戀愛的天堂,學會經營,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婚姻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