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昨天,徒步最后一站,山頂寺廟,遠遠就可以看的到金光熠熠的四面佛。但是,因為孩子們周一上學,好幾個家庭要提早一點回家,所以小伙伴們再一次分流的也差不多了。就此告別,下次再約。
? ? ? 徒步到寺廟山腳下的時候,其實我們的體力也有些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士氣也就顯得弱了不少。相互鼓勵打氣,如果時間太晚,就拼車或坐觀光巴士下山,所以也就慢慢拾階而上。昨天天氣不錯,太陽沒有那么猛烈,而且山風吹來也就不覺得躁。
? ? ? 三四點鐘,上山頂寺廟的人還是挺多的,登山臺階上老少皆有。九月九本應登高望遠,無奈是工作日,所以這個周末就滿足了好多人,好多家庭的愿望,帶著老人孩子遠離喧囂,感受這秋高氣爽。
? ? ? 這一路拾階而上,看到了欣喜開心,也經歷了發火哭泣,都是一些孩子的情緒。看到女孩子比男孩子體力要好,低年齡比高年齡的興致更濃更盎然。當然也與日常的活動,還有大人的引導有關系,你看,那個大腹便便的爸爸在媽媽的督促下一臉的為難,孩子則是一副不耐煩的樣子,氣的媽媽也是一臉怒氣。這樣咋有力氣爬起來呢。
? ? ? 我們還是勻速前進,終于到了臺階的盡頭。山風吹過來,身體感到一陣涼快輕松,這也算是苦盡甘來的體驗吧。
? ? ? 寺廟我來過不止一次,但自從上次臺風山竹以后,又因這兩年的疫情,主殿一直都沒開放,山頂上的四面佛也是不能進前膜拜。而這次掃碼測溫后進入寺廟,才知道不枉此行,大雄寶殿可以入內叩拜,而且四面佛也可以近距離仰望了。蔚為壯觀的金身四面佛,虔誠的人們近距離仰望著、叩拜著……然后舉目四望四周風景,遠山近水都盡收在眼底,讓人一邊欣賞大自然風光,一邊嘆服景區的建造布局的精致。鏡頭無法展示大自然的魅力,當然,還有人為工程的壯美……
? ? ? 佛像四周植有桂花樹,八月桂花香飄四溢,正是馥郁芬芳的時候,花香不濃烈刺鼻,隨風向而飄逸。記得中秋時候,總會有人替嫦娥惋惜,廣寒宮里除了玉兔,還有砍伐桂花樹的吳剛,冷冷清清的怎比得上人間的煙火氣息。莫不是她們的惻隱,才讓桂花雅韻流香人間呢!
? ? 之前,從沒有這般關注花開花謝、樹木枯榮。也許,這就是人隨年輪長,歲月動心境。對于桂花樹的印象,最早應該還是小時候廣寒宮里的傳說,吳剛伐桂。但至于桂花樹到底是什么樣子,開什么花,似乎沒曾想過。直到上學讀書,看到書本里桂花樹的模樣,還知道小小的花朵其實很香。直到來到南方,看到了月月開花的桂花樹,其實也其貌不揚,但花還是挺香,是人約黃昏后的那種低低的暗香。我吃到了桂花糕,嘗到了桂花醬,還喝到了桂花酒、桂花醪糟……這些,都是朋友同事所給予的溫暖與美好。江南的桂花飄香時,也是婉約而雅美的時光。
? ? ? 因為父親喜歡看書,從小也就被父親帶著喜歡上閱讀,所以紙質版的書籍看的雜,傳統文學也多一些。也曾追過收音機的小說聯播,但一直沒有養成追電視劇的習慣,對于港臺電視劇,也就看的更少。偶然一個機會,記得參加工作的第一個元旦晚會,一個同事唱了一首歌,滄桑而又優美,輕輕柔柔的就讓我記住了。我問同事才知道它是臺灣電視劇《八月桂花香》的主題曲,我沒曾看過劇情,當然也沒有聽過這首歌。到現在,每到桂花飄香,我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這首歌。爬山回來,我特地又把這首歌循環放了幾遍,直到現在還經典動聽,不是么。
? ? ? 這個季節,倘若有心,定會感受到,時時處處散發著的桂花淡淡的香味。有人說,桂花的清香內斂而含蓄,花朵雖細小輕柔,但有自己的通透芬芳。我想,這也是古人喜歡種植桂花,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桂花的緣故。而,桂諧音“貴”,“蟾官折桂”也就借寓著仕途通達,所以,桂花也寄托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
? ? ? 佛祖曾曰:何其自性本自清凈,何其自性本自具足。生活就是如此簡單,有時鳥語花香也是禪機。我在南方嗅著桂花的味道,也想著北方秋天的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