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拔牙
牙疼很久了,相比鉆心的劇痛,沉悶的隱痛來得更要命,真是磨人的過程。
原來世上還有那么痛苦的事,洗牙。生孩子尚能吼幾嗓子渲染氛圍,可洗牙時候一旦開嗓,便只能吞下和著牙石的血水了,這真是不怎么美妙。于是,慶幸是個不認識的醫生,不然淚水,口水橫流的場面,真是尷尬。
拍片,行動。讓爛牙在外人面前暴露無疑,也是需要勇氣的。因為它雖然爛了,還讓我經常咬破嘴,可如果吃個止痛藥,它還是可以繼續存在的。畢竟,是我的牙齒。
我做了一星期的心理準備才下定決心拔掉他,我以為場面會很慘烈。可是,躺平,麻藥,等待,檢查,在醫生和旁人分享著股票大賺的閑談間,爛牙已經被處理好了。
這么快?!醫生顯然看慣了這種詫異,一邊往空檔處塞了顆棉花球,一邊叮囑著注意事項。嘴巴仍然發麻,毫無感覺。于是我開心地吃了大餐。
痛苦從麻藥過后才開始。我不自覺地時常用舌頭去舔,空出來的位置讓我覺得不習慣。咬合時候的酸痛提醒我,爛牙引發的牙痛已經結束了。
可我心里有點空落落的。于是,吃止痛藥緩解牙痛的治標和將爛牙連根拔起的治本,其實挺矛盾的,對吧。
人就是這樣,患得患失,其實,只是一顆爛牙而已。我竟然可以寫那么多廢話。真是夠矯情了。
感情也一樣。出了問題,你可以選擇麻木地繼續,也可以選擇決然地治療。哪個更好,誰知道呢~
照照鏡子,爛牙的一側臉,好像小了點,這算不算附加驚喜呢?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