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天,P2P爆雷了。一百多家平臺出了問題。p2p是互聯網金融的一種,是一種點對點的小額借貸交易。
這些網貸平臺,不排除正規運行的,但是有一些人卻借助這個新興行業,混水摸魚,以網貸平臺來行詐騙之實,這樣的不在少數。他們抓住了老百姓高額回報的心里,許以遠遠超過正常利息的收益來達到吸引眼球目的,這些平臺從開始就沒有想去真正做網貸平臺,而只是采用收后面的錢支付前面的手法,一旦出現資金鏈斷,就選擇跑路,留下一地雞毛。
這次事件,有一些平臺確實是跑路了,還有一些受事件的影響后,出現了恐慌和“擠兌”效益,造成一時的平臺提現困難,難以正常運行,也出現問題。
現在,人們都會對高額的收益回報有著極大的熱情,正所謂高風險高收益,但是很多人卻在精美的包裝下和親友的勸說下,入了場,最終忽略了風險。很多的理財平臺都對自己高大上的包裝,然后大肆宣傳,高額回報,推薦有收益,很多人通過熟人介紹,增強了可信度,降低了風險意識,放松了警惕。
這個過程是這樣的,往往在初期的時候,很多人都是非常謹慎,因為聽的看的騙子太多了,先期都是少量投入,等一段時間,嘗到甜頭后,膽子開始大了,風險意識小了,就開始下大注,時間越長,越感覺沒有事,投入就越多,甚至拿出全部,等出了問題,才反應過來,又垂胸頓足,又罵朋友太損,又怪自己太貪,又去開始維權,等等,又是發誓再也不碰這個了。總之,無論如何,錢是回不來了。
認知不夠,一騙再騙
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都會對這些人抱以可憐之心,想想那些可惡的騙子,我恨不能象手撕鬼子一樣把他們撕了!在可憐之時,我卻看到這些人,不久之后,又前仆后繼地入了另一個騙局,一而再,再而三,一騙再騙,回回不一樣。
為什么這些人會一而再的入了騙子的圈套?
很多人都會說這是人性,貪婪決定的。這么說確實是對的,如果沒有貪念,那誰也騙不了你,但是,誰又能做到呢,在巨大的誘惑面前,誰能做到心不動呢?你要想的是:你做的這個,能不能“貪”的到?往往是你沒有貪到他的利息收益,他卻把你的本金貪完了!
一再出現這樣問題的關鍵是:認知。認知,是一種思維,其實是一個基于綜合情況,而做出的一個精準判斷。
說一知三、舉一反三等,其實說的就是認知能力,高認知能力者看什么問題都能抓住矛盾的主體,看到問題的本質,所以身邊的很多事情就一目了然了。這點做不到,就會一騙再騙。正所謂,所有的理財投資,我們要透過表面,看到其本質,如果說,你實在看不懂,克服自己的貪欲,少投為宜。不要頭腦發熱。
現在很多人,因為自己的認知不夠,面對很多情況,不能正確區別和判斷,一個事情,換個樣,換個臉,就認不出來了。現在很多高額理財項目,都有巨大的風險,尤其是收益率非常高的。你需要確定你有多大的承受風險能力,你能了解到這個項目有多靠譜。低回報不可怕,高額離譜回報才可怕,有了這樣一些認知,我們會篩選過濾很多的東西,讓我們能更清楚地看到一個項目本質。
如何提升認知
提升認知,要加強學習,要有自己的正確判斷,一個人的認知能力是可以提升的,往往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認知能力逐步提升,要想培養這種高層認知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讀書。
最好是讀哲學、社科類的書籍,因為讀哲學可以教會你從事物的本質去看待這一系列的問題,而不是看某個事物的表面,總的綱領把握清楚后,下面的具體表現就非常簡單了,拿到一本書一定要看進去。
在一些投資理財方面,認知提升會讓我們擺脫很多的陷阱,但是,更需要克服人性貪婪。有的時候,你通過自己的判斷和認知,明明知道這就是一個陷阱,但為了暴富,還是抱著試試的想法,抱著僥幸的心理,跳進坑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