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都期待有一個專業的老師,能夠詳細地講一講職場寫作。
終于在上個月末,看到師北宸老師開設的《職場寫作速成指南》課程,發現正是自己想要的,價格也很實惠,198元,50節課,于是果斷報名。
這是部分課程的截圖:
認識師北宸老師,還是在笑來老師開辦的“一塊聽聽”中開設的寫作課里面,當時看到他的簡介,赫然寫著“前鳳凰科技主編”,覺得靠譜兒,就花了999大洋忍痛報名(當時真心覺得有點小貴的)。
開始上課之后,更多的關注了師北宸老師,才知道他竟然是鳳凰網最年輕的主編,還被紐約時報邀請開設專欄,而這一切,都源于一件事情,那就是:
寫 作
雖然我可能永遠到達不了他的高度,但是這更加堅定了我堅持寫作的決心。
萬維鋼老師的《萬萬沒想到》里面曾經提到過,學習的過程一定要有反饋,否則以為自己已經學會了,其實可能還沒有學會。
于是,我就用這種方式,對師北宸老師的課程進行總結,并針對老師提到的關鍵點分析自己存在的問題:
1. 郵件標題要善用標簽
其實郵件的標題的根本作用是方便收件人能夠快速查找到自己的郵件。
我打開發件箱,發現自己所發郵件的標題,更多都是在添加附件的時候,標題自動和附件名稱一致,根本就沒有修改過。
更沒有使用過諸如【重要】、【緊急】或者【期待回復】之類的標簽來提醒對方注意自己的郵件。
2. 收件人、抄送人、密送的區別
縱觀自己十幾年收發郵件生涯,我竟然從來沒有使用過郵件里面“抄送”和“密送”功能?!懊芩汀惫δ芾蠋煵煌扑]使用,在這里不贅述。
收件人和抄送人的區別:
收件人(TO):需要知悉且希望對方回復的人
抄送人(CC): 需要知悉但不需要對方回復的人
關于“抄送”功能,我只在公司OA 里面使用過,而且無論什么文件,公司要求給所有高層全部抄送一份?,F在想想,這種方式,作為文件發送者固然節省了思考的時間,但是領導的OA里面每天都發來一大堆和自己不相關的文件,而真正有用的文件很可能就淹沒在里面,不能被及時處理。
3. 如有附件,先添加附件,再寫正文
我自己就曾經出現過沒有添加附件的尷尬,直到收件人提醒才意識到,其實這樣真的有損自己的專業形象,以后一定要謹記!
4. 關于稱呼
以我之前公司的文化,領導都叫“某總”、同事都叫“某哥”或“某姐”,同齡都直接叫全名。開了培訓機構之后,郵件里自然都是叫“某老師”。(關于稱呼的方式,我在后面附的清單里有更詳細的說明)
5. 郵件正文
老師提到,郵件的整體結構可以是:
表明主題 --> 細節闡述 --> 小結
從這里面,我發現了我多年存在的一個惡習,就是郵件里直接扔一個附件就發過去,然后把需要和對方說的話再通過QQ等即時通訊發給對方。
這樣有一個特別可怕的后果,就是一旦QQ等工具的聊天記錄哪一天不小心清空了,那工作中出現問題的話,就誰也說不清了。
6. 作者簽名
老師說,簽名是最能夠體現一個人是否“職業化”的標志。
而且根據現在人們的閱讀習慣,簽名一定要放在左下角,而不是右下角。
關于作者簽名,我還記得許多年前,為了把簽名放到右下角,平白敲了多少個空格啊,而且還總是對不齊。后來感覺實在太麻煩,心想都是認識的人,干脆連簽名都不寫了。
以上是我根據老師的課程,對自己的問題進行的剖析。但是這么多的內容,如果都記在腦子里,一是記不住,二是沒必要記。
這些內容不難,但是又極易被忽略,像這類知識,用《清單革命》里的方法,做成清單是再好不過的方法了。
于是我把這個做成清單,可以打印出來貼在自己的辦公室,發郵件之前對照一遍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