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笑傲江湖》里面有三段勸說令狐沖的故事,讓大路印象深刻。
一
任我行三次勸令狐沖加入魔教。
第一次是在令狐沖在梅莊救了任我行之后,見任我行談吐豪邁,見識非凡,“不由得大是心折”,評價任我行為大英雄,崇拜之情如滔滔江水“這就是我的愛豆啊”。
自以為是的任我行不加思索,直接以華山派弟子和令狐沖的性命相威脅,并以能成為魔教教主繼承人相利誘,邀請令狐沖加入魔教,令狐沖 “向二人躬身為禮,轉身便走”。
第二次是在雪地為任我行驅除寒毒之后,任我行又以傳授吸星大法的“化解之道”來利誘令狐沖,讓他入教,令狐沖依然“決計不入日月神教”。
第三次在殺死東方不敗之后,任我行又一次要求令狐沖入教,仍然是威脅和誘惑。令狐沖先是拒絕,想著“我身一獲自由,加盟神教,也可商量”。
可是在看到“近百人伏在地下,口吐頌辭”時,瞬間看明白了任我行和東方不敗的相同本質,不想被逼受辱,“說甚么也不再踏上黑木崖來了。”
任我行的三次勸說都沒有成功,原因就是沒有找到令狐沖的正確打開方式。
任我行過于自以為是,在對令狐沖的性格幾乎沒有了解的情況之下,采用的是簡單粗暴的威脅和利誘的方法。
令狐沖此時一定在心里抱怨:“雖然你是我愛豆,但是有話不能好好說么?! 雖然你是我愛豆,但是也不能讓我放棄我自己的三觀啊! 雖然你是我愛豆,你知道我想要得是什么嗎?!”
令狐沖是在華山派的教育下長大,接受的是名門正派的教育:以名門正派為榮,正魔不兩立。他在大義、英雄主義這些觀念熏陶下成長,這些觀念已經成為其根深蒂固的行為準則。令狐沖對魔教雖然沒有立場堅定的仇視,但是突然讓他加入魔教,讓他背叛自己一直的信仰,他是不能接受的。
任我行的采用的方式是威脅和利誘,這正好也與令狐沖的性格相悖。
令狐沖是喜歡自由,追求自由的性格,不貪戀權勢財物、不是貪生怕死之人,重承諾,重感情:師門的養育之情、小師妹的青梅竹馬之情和盈盈的救命之情。
所以利誘對他沒用。而威脅更是激起了他的正派榮譽感和斗爭精神。所以任我行的勸說失敗了。
寫到這里,我突然想起有時我讓小路做事時,簡直就是簡單粗暴的任我行附體啊,完全不顧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可是當我把各種威脅利誘手段都使用了一遍之后,小路卻是 “(無論)是與非,動也不動。”
二
在少林寺里令狐沖和岳不群比劍,岳不群在贏不了他的時候,就把劍法招式化為言語,表面是勸他回歸華山,實則是用師門的養育之情、小師妹的青梅竹馬之情來誘惑他放棄搭救任我行三人。
“他(岳不群)一劍刺出……叫作‘浪子回頭’。……劍勢從半空中飛舞而下,卻是一招‘蒼松迎客’。” 然后是三招“沖靈劍法”,然后“長劍跟著刺到,這一招卻是‘弄玉吹簫’……跟著使出下一式‘蕭史乘龍’”。
岳不群用“浪子回頭“和”蒼松迎客“來告訴令狐沖:他希望令狐沖重返華山派。用三招“沖靈劍法“,呼喚令狐沖心里對小師妹的情感,后面兩個招式中有”乘龍快婿“的典故在里面,告訴令狐沖要把小師妹嫁給他。這可真是”司馬昭之心“啊。
在岳不群連續使用這樣的招式二次后,令狐沖的心緒徹底被打亂了,更是產生了甜美的幻想——“心下大喜,臉上自也笑逐顏開。”岳不群此刻對徒弟的打開方式是對了,他確實是很了解令狐沖。
但是他忘記了,他了解的只是在華山上的令狐沖,而令狐沖離開華山后又有了許多經歷,其中情感中已經有了任盈盈的舍命相救之情、對任我行、向天問的英雄惺惺相惜之情還有對三人的責任感。
所以岳不群的打開方式沒有完全正確,令狐沖在醒悟之后的自我譴責中,失手打傷了岳不群,岳不群的勸說以失敗告終。
有沒有這樣的家長朋友,在孩子已經長大了,卻還是用在他小時候行之有效的方法來要求孩子的呢?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孩子打過的怪獸也多了,孩子的打開方式也需要升級了。
三
莫大先生明著是提醒令狐沖盈盈被困在少林寺的原因,并勸說令狐沖管理那些要去圍攻少林寺的群豪們,目的卻是盡量減少名門正道的損失。
這一次,莫大先生勸說成功了。
莫大先生對令狐沖的了解比任我行多一些,當然熟悉的程度不如岳不群。我們來看莫大先生是怎么做到的?
“這五日里,每天晚上,我都曾到你船上窺探……” 莫大先生先是收聽江湖上的傳說,然后是暗中對令狐沖的行為進行了解,并綜合上次在劉正風臨死時令狐沖相救的表現,對令狐沖的性格和他與任盈盈、魔教群豪的關系進行了一定的評估之后才現身。
他的勸說過程是這樣的:
第一步,先是認可和夸獎。
“我心中對你生了好感,……不料卻見到后一輩英俠之中,竟有你老弟這樣了不起的少年英雄。很好,很好!“ 然后投其所好地與令狐沖對飲,又提起費彬來試探令狐沖的機敏程度(當然也是對自己在見到左冷禪后是否能安然無恙進行試探)。
第二步,試探和引導。
他提起了“魔教的任大小姐對你情深一往,你可千萬不能辜負她啊。”這是在試探令狐沖對任盈盈的感情,在并沒有像剛才提起恒山女尼那般遭到令狐沖的否定后,莫大先生就知道了令狐沖對任盈盈的感情和對魔教人的看法了。
然后話題一轉,轉到恒山師徒被左冷禪所害,“魔教雖毒,卻也未必毒得過左冷禪”,他說這些話是為了在令狐沖心中打破正魔兩道的界限,強調用善惡來判斷一個人而非由所屬教派來判斷,目的是給令狐沖提供了救任盈盈的正義性。
并且還慫恿了令狐沖去娶盈盈,表明自己作為正派掌門是支持令狐沖和盈盈的關系的,給令狐沖打氣。
第三步,引導升級——使其感動。
兩個人對話到這里,莫大還是沒有把盈盈為什么困在少林寺的原因著急的講出來,而是在抽絲剝繭地問令狐沖的治傷過程。
從五霸崗,到少林寺,再到傷半好出少林寺,讓令狐沖回憶起整個治傷過程和過程中盈盈對她的照顧。
然后莫大先生才問“方證大師答應以‘易筋經’相授,你當真不知是甚么緣故嗎?”,到了這里才說出了盈盈是為了救令狐沖才困在少林寺的真相。并用這句“她去到少林,自無生還之望,但為了救你,她……她是全不顧己了” 讓令狐沖 “心情激蕩,良久不能平息”,去救任盈盈的心思更為堅定和迫切。
第四步,由令狐沖迫切要做的事引出莫大先生希望他做的另一件相關的事。這一步才是莫大先生的目的所在。
接著,莫大先生緩緩道來:旁門左道人去救任盈盈的行為沒有人管理,希望令狐沖去管理他們。令狐沖則是“我要報答她這番厚意,務須教江湖上好漢眾口紛傳”。莫大先生成功了!
莫大先生在《笑傲江湖》里是個寡言的人,這是他說話最多的一次。
這是他第三次見到令狐沖,他對令狐沖的了解除了受名門正道的教育和江湖傳言之外沒有更多的了解,根本不知道令狐沖想不想去救任盈盈,也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去消滅魔教眾豪杰。
莫大先生沒有一上來就對令狐沖說:“你去消滅魔教那些沖擊少林寺的人吧,如果不去,我們衡山派一定會把你們華山殺得片甲不留!做好了,我把衡山派的掌門之位就傳給你呦。” 或者是 “你去消滅魔教那些沖擊少林寺的人吧,他們是妖魔鬼怪,我們名門同道要互相保護,我們才是正義。” 如果他是這樣說的,令狐沖也會轉身就走了。
莫大先生是先了解了(莫大先生肯定是在要求令狐沖去消滅群豪還是管理群豪的選項中選擇的許久,后來根據對令狐沖的了解才確定下來是管理),再試探了,再定義了援救行為的高尚性,再慫恿(前面的一切都是在暗示令狐沖你去救人是正確的),再喚起記憶,再讓其感動(最重要的一擊放在最后)。可是這個引導過程還都只是個鋪墊——讓令狐沖鐵了心去救人。之后,真正的目的才露出來——人你都去救了,順便管理一下去救人的其他同道吧。
莫大先生對令狐沖是先通過觀察,先總結出一小部分的說明書,然后按照說明書緩緩打開,一邊試探,一邊引導,一邊往說明書上寫字,順著說明書上寫的往下推著走。沒有急躁,沒有強迫,沒有壓制,一切水到渠成。
有些家長朋友說,孩子上中學了,長大了,我越來越不了解他了,都不知道該怎樣和他交談了。那您就學學莫大先生。孩子的使用說明書隨著孩子的長大會不斷的過時,您不如扔掉過去的說明書,先觀察,再試探,再引導,慢慢打開他的服從程序,沒準也能像莫大先生一樣馬到功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