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慶幸,當我決定要持續寫作的時候,世界上已經有這樣一種偉大發明:Markdown。
它是一種很輕很輕的標記語言,實現的主要功能是:讓你邊寫邊完成了排版。而且排出來的效果都很精美,因為它的語言簡單,一致,你很難用它搞出來很花哨的東西。如果你還不了解什么是 Markdown,那就先去看看另一篇教程:《如何做到一勞永逸地微信文章排版》,再回來接著往下看。
因為 Markdown 的流行,自然開發出來很多使用它的編輯器。今天你在寫作,如果還在用 Word 或記事本,那就真的有點 out 了,推薦你用 Markdown 編輯器來寫,因為寫起來很爽。
主流的編輯器,我知道的有以下這些:
- Mou,適用于 macOS。
- Ulysses,適用于 macOS,iOS,收費。
- MacDown,適用于 macOS。
- Byword,適用于 macOS,iOS,收費。
- Mweb,適用于 macOS,iOS,收費。
- iA Writer,適用于 macOS,iOS 和 Android。
- Sublime Text,適用于macOS,Windows 和 Linux,專業的文本編輯器。
- Atom,適用于macOS,Windows 和 Linux,專業的文本編輯器。
- Typora,適用于 macOS,Windows 和 Linux。
- 馬克飛象(支持印象筆記), 適用于 macOS,Windows,iOS 和 Android。
就像選擇人生伴侶一樣,如果你已經打算持續不斷地寫下去,一定要挑選一個合心意,用得順手,給你帶來高效率產生的 Markdown 編輯器。
對我來說,目前用起來最得心應手的是:Typora,因為它:
- 簡潔,讓我沒有任何雜念。
- 真實,我輸完文字與符號,馬上出來排版效果。
- 強大,說的是功能,我想要的它基本都能滿足。
- 免費,當然如果它后面收費,我也會購買的。
如果說 Markdown 語言讓我實現了邊寫邊排版,那 Typora 這款 Markdown 編輯器,則讓我實現了:完全專注于寫,沒有任何其它干擾。這酸爽,不就是寫作人都期望的嗎?
就像一個美女站在你面前,你只感覺到她美,卻說不出她具體美在哪里。我今天就給你拆解一下 Typora 這個 ?美女? 它美在哪里。
注意:以下操作圖示與快捷鍵均以 MacOS 系統為例,Windows 系統會略有不同。
1. 簡潔的界面,就像一張白紙
寫作過程就是大腦思考過程,我們都想在思考過程中能高度專注,不被打斷,完成高效的輸出。
而很多寫作工具,會有復雜的菜單欄,引誘你在寫作過程中去用,比如: Word,其實這會嚴重干擾到思考過程。還有像 Mou,Ulysses 等編輯器,雖然可以設置為左邊編輯區與右邊預覽區,但其實還是會有干憂,因為你眼睛首先是盯在編輯區,輸入一段,然后再轉換到預覽區檢查輸出效果。對我而言,編輯區里的 Markdown 符號有時也會干憂到思考。
所以,其實在一張白紙上寫,是最能讓你集中注意力寫出好東西的。而 Typora 就是碼字時代用不完的白紙。它的界面簡潔到你都不敢相信它是一個功能強大的編輯器,趕緊去官網:
下載安裝一個你就知道了。它只有一個窗口,既是編輯區也是預覽區,即輸入的同時就輸出效果,所寫即所得(看看它官網上的演示):
當然,你可以隨時用 ?+/ 快捷鍵,切換到 Markdown 語言顯示模式:
特別提醒:當你要把 Typora 中寫好的文本放到微信公眾號上發表時,一定要按以下步驟來操作,以保證排版格式不會發生變化:
- 在 Typora 中,用快捷鍵 ?+/ 切換到 Markdown 語言顯示模式,再復制全部文本到微信公眾號編輯器中,或者用快捷鍵 ?+?+C 直接復制全部 Markdown 文本到微信公眾號編輯器中;
- 在微信公眾號編輯器中,使用 Markdown Here 來一鍵渲染;
- 如果你不知道 Markdown Here 這個神器,請看另一篇教程里的介紹。
2. 完善的快捷鍵,讓你噼里啪啦地寫
對于Markdown 初學者而言,可以使用快捷鍵來輸入 Markdown 符號,無疑是人生一大爽事:
以上展示的只是常用的部分快捷鍵,你還可以在偏好設置中,增加更多支持的文字格式,如上標(superscript),下標(subscript)等。對于快捷鍵,只需你多用幾次就變熟手了,保證你用起來如魚得水。那些噼里啪啦碼字的人,都是熟用各種快捷鍵的高手。
3. 圖片可直接拖入,快速上傳
對于圖片的插入,除了使用快捷鍵 ?+?+I,還可以直接把圖片拖進來:
由于 Markdown 是純文本格式,圖片的插入對 Markdown 文本來說僅僅是加入了這張圖片的路徑信息,所以在插入圖片之后,可不能刪掉或者移動原來圖片的位置,否則圖片無法正常顯示。不過,在輸出 PDF 或其他格式文本之后,刪除圖片不會導致輸出后的文件顯示不正常。
另外,不得不提的一個功能是:你可以在 Typora 中插入本地圖片的同時,配合 iPic 把它們都上傳到網絡云盤中,這樣一來,圖片就可以跟隨文章在網絡上傳播了。當然,前提是你電腦必須安裝了 iPic 圖床神器,附上它的下載地址:https://toolinbox.net/iPic。
4. 來去自如的表格插入
對于表格的插入,一般的 Markdown 編輯器需要使用復雜的符號,這會讓人崩潰。而在 Typora 中插入表格就特別簡單,使用 **?+T **快捷鍵,就會彈出對話框進行設置,設置完畢后,就可以直接對表格進行文字輸入:
除了直接在 Typora 中設置插入表格,你還可以從外部文件,比如 Excel 中拷貝已制作好的表格,直接粘貼進來:
5. 文章目錄輕松可見
Typora 中還隱藏著一個與眾不同的功能,就是你可以在文中任何地方生成整篇文章的標題目錄,目錄還自帶跳轉鏈接,真正讓你輕松掌握全局。生成標題目錄只需要輸入 [toc],然后 return 或 enter 鍵。當然,你也可以在窗口右上角找到標題目錄的下拉列表來選擇相應要跳轉的標題:
細心的讀者看上面的動圖可能會發現:在 Typora 窗口的右上角,有一個實時的字數統計,讓你隨時隨地就可以知道自己碼了多少字。
6. 支持代碼區塊的插入
在 Typora 中支持對多種編程語言的代碼區塊進行語法高亮插入,涵蓋了絕大部分經常使用的編程語言,包括C++,Python,Java 等。這對程序員來說,用 Typora 來寫編程筆記,是很不錯的選擇。具體操作也簡單,只需要輸入 ```,然后 return 或 enter 鍵,或者使用快捷鍵 ?+?+C,就可調出代碼區塊,接著可以選擇你要插入的編程語言,然后把代碼放到區塊中:
7. 支持數學公式的插入
Typora 支持插入基于 LaTeX 寫成的數學公式,在編輯界面下也會直接渲染出來。如果你的文章中需要插入數學公式,那就非常方便了,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想想那些要用鼠標點來點去的操作真是很煩的。使用快捷鍵 ?+?+B,就可以調出數字公式區塊進行輸入:
說到 LaTeX 公式,簡單理解就是一套設計好的用于復雜表格與數學公式排版的系統,當你要使用時可以查閱有關 LaTeX 的資料,只要掌握了它的基本符號,排版起來也很好上手。
8. 可選不同的主題樣式,還可以自定義CSS
從 Typora 的菜單欄可以看到,它已經內置了幾種主題樣式,包括經典的 Github 格式,黑底白字的 Night 格式,報紙效果的 Newsprint 格式等:
當然,Typora 最贊的是允許你自定義 CSS,比如上圖中的 Juno 就是我的自定義主題。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 打開: ?Preference? —> ?Appearance? —> ?Open Theme Folder? ;
- 復制內置的任意一個主題的文件夾與 CSS 文件,并重命名為自己主題的名字;
- 打開 CSS 文件,修改里面的語法;
- 如果你不會 CSS 語法,可以參考李笑來老師的開源代碼;
- 代碼存放地址:https://gist.github.com/xiaolai/aa190255b7dde302d10208ae247fc9f2
以下是操作圖示:
如果你不會操作,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帳號:如何做到(i-howtodo), 然后加我微信,問我。
9. 兩種人性化的寫作模式
Typora 的特別之處,還表現為它提供了兩種人性化的寫作模式:
第一種是:打字機模式(Typewriter Mode),開啟這種模式后,Typora 的光標所在行會始終保持在屏幕中間,這樣你碼字時眼睛可以一直正對著屏幕中間,避免了像 Word 那樣寫著寫著,光標跑到屏幕下方,促使你不斷低頭看,這樣長期會對頸椎造成損傷,多么人性化的一種設置。
第二種是:沉浸模式(Focus Mode),開啟這種模式后,除了正在編輯的那段文字,文章上下其余內容會全部變成灰色,不吸引你的視線,不干擾你的思維,讓你更專注。
當然,你可以同時開啟這兩種模式:
10. 多樣化的文件導出格式
有一個牛逼的軟件叫 Pandoc,可以實現各種文件格式之間的轉換。
更牛逼的是,Typora 內置了 Pandoc 的接口,因此只要你安裝了 Pandoc,就可以利用它導出包括 PDF,HTML,Word 在內的許多文件格式。也就是說,使用 Typora 來寫作,你根本不用擔心與別人交換文件的格式問題。
如果你電腦還沒有安裝過 Pandoc,只要點擊上圖中 ?Word? 導出菜單,Typora 就會自動彈出安裝 Pandoc 的窗口,按照指示安裝完成即可。
好了,對于這個超級無敵好用到爽的 Typora 神器,我想介紹再多也不為過,但剩下的好處還是交給你去慢慢發現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趕緊把它下載來陪你一起從容地寫作吧,相信你一定會喜歡上它的。
我是一個持續行動的踐行者,關注我,你會收獲更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