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無”讓我“有” (二)

? ?

? ? ? 老子說:“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


? ? ? ?無為之事,就是順應自然;

? ? ? ?不言之教,當是“身教”。

? ? ? ?功成的本身就是身教,但功成后的不順應自然,必是自居。

? ? ? ?漢初三杰的最終人生結局就是老子的“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局”的哲學解語:

? ? ? ?韓信居功自傲,下場慘烈;

? ? ? ?蕭何明哲保身,還算安穩;

? ? ? ?唯有張良,功成身退、為而不恃。

? ? ? ?縱觀中國歷史,每一個朝代都有像韓信與張良兩種背道而馳對待人生結局的奇人。

? ? ? ?有的過程奇幻、結局悲慘;

? ? ? ?有的經歷艱險、最終安然。

? ? ? ?還有的充滿爭議、留下線索,?讓后來的人苦苦追尋答案。

? ? ? ?雖然,老子的原意是,圣人(有道的人)應當以無為的態度處理世事,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而當下的我們,哪怕是普通平凡的我們,不要幻想去向圣人的標準靠近(世上本沒有圣人),但尋一條醒悟的“道”,應該不是很困難的吧。更何況幾千年前的老子已經給我們打開了一“道”門,一道充滿智慧、順應自然的玄妙之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6.12.?7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