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六 要素高級編輯
一、實驗目的
掌握面要素的繪制方法和屬性錄入;掌握根據長度角度、絕對坐標等創建線的方法;掌握要素編輯時要素的復制粘貼、旋轉、平移、縮放等方法。
二、實驗數據
ExerciseData文件夾數據;CreatingNewFeatures.mxd;EditingFeatures.mxd。
三、實驗步驟
3.1 創建面要素
打開“CreatingNewFeatures.mxd”地圖文檔,開啟可編輯狀態,在編輯工具條中打開捕捉工具,選擇需要捕捉的圖形,如圖1所示。
在編輯工具中,選擇創建要素選項,選擇StudyArea圖層,選擇需要繪制的要素,然后沿著黑邊進行創建面要素。如圖2所示
3.2創建線要素
在創建要素窗口中選擇編輯圖層為“RoadCasings”,構造工具為線,設置捕捉工具為端點捕捉。首先捕捉到左上角的斷點,創建線的第一個端點。鼠標右鍵選擇“長度”或者按Ctrl+L。設置線段長度為15。如圖3所示。
再按下Ctrl+A設置角度為260,如圖4所示。
創建好第二個端點之后,鼠標右鍵選擇“正切曲線”,設置弦長和增量角大小,選擇左對齊方向。創建第三個端點,如圖5所示。
按下Ctrl+D,在彈出的“增量X,Y”窗口中,設置第四個端點與第三個端點的相對位置,如圖6所示。
按下Ctrl+P,選擇需要平行的線,設置其長度為415,創建第五個端點。如圖7所示。
按下F6,設置絕對距離,創建第六個端點,如圖8所示。
通過運用上述工具,將道路線逐一連接上,完成道路的繪制。如圖9所示。
3.3.編輯要素
在“EditingFeatures.mxd”地圖文檔中,將“New Buildings”圖層中的要素,粘貼到“Buildings”中,如圖10所示。
使用編輯工具條中的選擇角度工具,按A設置角度大小。如圖11所示。
選中要素,按住Ctrl,拖動其要素的旋轉中心點,拖動至左下角。如圖12所示。
移動要素到指定位置,如圖13所示。
在ArcMap中加載比例工具,如圖14。
使用比例工具,將要素縮放至合適大小,完成實驗。如圖15
四、總結與討論
本實驗主要介紹了一些地圖要素編輯的操作,以及一些快捷鍵的使用。
在本實驗中遇到了要素無法拖拽的現象,后來發現是容差設置出現了問題,在容差范圍內,要素無法進行移動。后來將其容差設置為0之后,方可移動要素。
ArcGIS入門教程系列所有的實驗數據保存在百度網盤,地址:
http://pan.baidu.com/s/1boMHDKz
http://www.lxweimin.com/p/1922e800ef06
http://www.lxweimin.com/p/ff25d4cbffc1
http://www.lxweimin.com/p/2e79c102e3a6
http://www.lxweimin.com/p/a7f82eb8a061
http://www.lxweimin.com/p/728e449d07e7
http://www.lxweimin.com/p/60281ebb8b6e
ArcGIS入門教程(7)公共邊及空間校正編輯:
http://www.lxweimin.com/p/e7d3080894de
http://www.lxweimin.com/p/77c45c371d1a
http://www.lxweimin.com/p/b8829f39142f
http://www.lxweimin.com/p/fe72bbc1bcee
ArcGIS入門教程(12)城市最優路徑分析:
http://www.lxweimin.com/p/1469df9d49f6
ArcGIS入門教程(13)多條件學校選址分析:
http://www.lxweimin.com/p/471d8067d52d
ArcGIS入門教程(14)多條件路徑規劃分析:
http://www.lxweimin.com/p/fb85afadde03
ArcGIS入門教程(15)圖解建模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