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有從學校畢業的時候,我就聽到過很多已工作的同學向我傳授他們工作后的感受,大多提到的是心累,想念校園的一切,可以不用為自己的生計而奔波。從那個時候起,我就對工作有著一些畏懼的心理。
既然世事這般折磨人,選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找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做,不然職業生涯將是冗長又乏味。
我也在很早以前,就知道要平衡好生活與工作之間的關系。我現在在自己選擇的工作中努力地耕耘著,用心地平衡好自己的工作與生活。
雖然現在做著沒那么賺錢的工作,稱呼聽起來也沒那么高大上,但我每一天享受其中。每天早上的八點半到傍晚的四點,做著我喜歡的事情,影響著我需要影響的人兒;晚上的四五點到十二點,業余時間做著我另一份保有興趣的事;假期里,一個人出去看看世界,或者回家陪陪家人。
好像工作對于我,沒有他們說的那么可怕,所以我更堅定地認為:工作多種多樣,但是關鍵還是取決于一個人對它的態度。
可能因為我對待工作和世界的態度不一樣,所以我做的都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即使有時白天勞累非常,但是身累而心不疲憊。和我做著同樣工作的人,不一定喜歡現在的狀態。我之所以可能將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平衡好,主要有以下三個利器:
一.教育:工作是我興趣的所在
我本科學的是新聞,碩士因為一些緣分學的是教育。小時候從來沒想過要當老師,覺得會很枯燥。寫畢業論文看書查資料時,看到很多人述說老師對自己成長的影響性,多半是回憶壞的影響,傷害自尊心等等,那時開始想“何不我當老師試試?”
畢業后應聘在一個城市很好的高中教學,那一年和高中生們相處得很愉快,每一天我都很用力生活和珍惜。因為城市離家遠,內心不想自己因為編制和穩定就困在了那里,也不希望自己的青春缺少了奮斗,一輩子一眼到頭。所以一年之后提出了辭職,交了違約金,到了深圳工作,期間也經過很多波折。
后來在深圳工作時,節奏太快,根本沒自己的個人時間,我喜歡有工作也有生活。工資再高我也知道并不喜歡,所以一年之后離開,回到成都。現在在是一名小學的語文老師,不知不覺已是第三年,每一天因為我的創造都樂在其中。
本來很順的路,被我折騰地一點都不順,但現在回過頭來,發現那些年碰過的壁,我反而覺得有趣。不經歷一些艱難和挫折,不足以談感悟和人生。
親人朋友說,我從高中到小學工作,大材小用,而我卻很享受,只是圈子狹小。
在成人的世界里,我能夠與純真為伍。我站在成人與兒童的中間,可以看清很多事情。
有時想想他們保護著我的純真,而我教他們必要的做人道理和做學問的方法,這是多完美的一個組合。最重要的是,我能夠通過我的努力,改變他們,每次看到某些學生因我而改變時,內心的成就感滿滿的都是幸福。
這都是別人不曾知道的,而這些小小的快樂也不需別人知道。雖然教師工資的確不高,有的同事不愛這個工作,但我真的很少抱怨。
我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兒,與喜歡的人兒在一起,耐心地與他們一起成長。除了帶著課本去上課,我還帶著感情去見每一天在進步的他們。
煩惱會自己調節好,我好像從來不會將工作的煩惱帶回家。
我的教育箴言:“忘記了課堂上所學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教育初心:想成為學生時代最想遇到的那種老師。
感想:先教育和修養好自己,才能夠教育好他人。
成為一個有溫度的人,才能成為一個有溫度有愛的老師。
在所有的教師隊伍里,雖不起眼,但想成為一個特別的存在。
而且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止于一個單一的領域,多方面地發展自己,實現收入的多元化。
遵循學校的規則,也有我的隨心所想。
常常想到很多“鬼點子”,然后很快地實施下去。比如最近給他們錄了幾段小視頻,給父母的一句話,給同學的一句話,給未來的自己一句話等,這是我送給他們父母和他們的禮物。看完之后,真的很感動,越來越覺得我們作為教育者,真的應該平等地對待他們,認真地傾聽每一個生命內心的話。
班主任的工作雖然超級的辛苦,但平常時間創造著一些有趣的事情。
比如從小培養他們閱讀的習慣,書可以醫愚,也可以幫我治亂。
閱讀被我稱為午后的“飯后甜點”,吃完午飯,其他班在外面玩,我們班會自覺地去看書,連下課鈴聲響了有時也不知道。
比如,擁抱每一位學生,說出他們每個人優點,和對他們的感謝;
假期和學生比賽看書,寫書評(讀后感);
和他們一起寫作文;
運動會時,和他們一起玩,給參賽者辮個小辮,以便運動(男生恨自己怎么沒有長發…)
對于調皮的“熊孩子”,想辦法慢慢糾正他們,比如和記錄打架日歷等。沒有教不好的小孩,只有不用心的大人。現在一些以前易發怒打架的、上課愛講話的、小氣的慢慢地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看著自己越變越美好,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
和他們在一起的日子,占用我生活的四分之三,為什么要討厭而不熱愛呢?
別人擁有那么多時間抱怨,我可沒有,我創造的樂趣比抱怨有趣得多。
我喜歡他們,他們喜歡我,簡單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
工作的時候,我比任何時候都認真,白天作為班主任日理萬機的忙碌,只有當過班主任的人才能夠切身地懂得有多忙,事有多雜亂,家長溝通有多麻煩。
但因為我對自己的知識的掌握度,工作能力有余,不慌慌張張,工作治好了我的拖延癥,來了事情就立馬去做;因為我自己的內心境界原因,很多事情在我眼中,確實是小事,所以可以以大化小,不過多生氣,對于每一個犯錯的孩子,總是會給原諒的機會,只要我看到他們的改變。
二.寫作:像是戀愛,更是一場孤獨的修行
一直覺得不會享受工作的每一天,也不會享受旅行的快樂。
白天工作是忙碌,但下班后可以做自己另一份喜歡的事情。
我想知道,你們下班之后,一般主要做什么呢?
我以前憑著自己的興趣來,有段時間是看書,有段時間是練吉他。今年開始開公眾號,在網上寫作,獲得一些小小的成績,所以現在下班后主要是寫作。
我將下班后的大部分的時間獻給了寫作,就像戀愛一樣,用心花費很多的時間。
雖然今年才開始在網絡上寫文章,但自己寫作已有十年時間。十年一刻,積累了很多。特別是讀研三年,剛開始是在導師嚴格的要求下,系統地讀書,三年很認真地看了200多本專著書,主要看的是哲學、心理學和教育學。
三年是一個修心過程,完善自己,逐漸與孤獨、苦難、迷茫等壞情緒和解,世界和解,畢業那年心態修整得很好,感覺出去可以面對未來即將來臨的一切磨難……
不著急,也不停止努力。我目前寫作的目標是成為簡書簽約作者。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更有動力一些,以后將不斷地各位學習和取經。
三.旅行:與世界定期約會的戀人
** 認真努力,是生活的日常;
旅行看世界,是錦上添花。**
認真努力工作,之后出去看看世界,旅行變得更具期待和有價值。
旅行是我的生活內容之一,但只有假期時才會出去。有寒暑假,大多數時間是回家陪家人,只留下小部分時間旅行。有時長假回家,利用國家假期出去,保持一年出去兩次左右的頻率。
我和身邊的人比起來,確實去了很多的地方;但和很多人比起來,實在不足掛齒。
作為一名普通的工薪族人,旅行是調劑生活的必需品。我也認為成功多種多樣,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也是一種成功,保持自己的生活節奏。
第一次獨自旅行,是因與朋友們約好旅行多次失約之后,我終于開始不等待自己,也不期待他人。多人旅行非常好,但一個人旅行也很有趣。一般買好票,在網上定好住宿,就可以安靜地等待出發了。路上會遇到很多有趣的人,接觸到很多人美好的一面。
一個人旅行時,更有時間自己獨處,也會擁有美的眼睛去感受這塊土地的熱情,還有欣賞每一個對我微笑的人們。會想開很多的事情。最幸運的是,有幾次覺醒。
你們喜歡一個人旅行嗎?或者有嘗試過嗎?
有次游玩時讓朋友幫我拍一張背影,他問什么樣的背影,我說類似倔強那種。后來,我慢慢地有了一個習慣,就是每個去過的地方,留下一個人景合一的背影。
路上很多照片,都是遇到的小伙伴或是拜托旁人幫忙拍的。
每次旅行,都記錄了當時不同的階段和心情,有時再看這些背影時,發現它們就像花語一樣,也是有語言的,而這些這些背影的語言只有我自己知道。
好像每個風景里的背影,都記錄著我不同時段的心情與故事。在時常碰壁的世界里,像條川流不息的河,敘述著一路的心路歷程。
關于旅行背影的故事,可以先看這篇。三十歲前,帶著微薄的行李和豐盛的背影在世間行走
在青海時遇到的一位女生,告訴我要將自己活成一顆恒星,才會有其他的小行星圍繞著你轉。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每個人都有屬于她自己的星球,不同的是有的人漸漸停止了轉動,而有的人一直保持著生命的鮮活。無論是生活日復一日工作的常態,還是追求夢想時永不止息的步伐,每個平淡的瞬間都可以活成永恒。
即使一個人生活,不頹廢,不絕望,也不怨天尤人,打理好自己干凈而有趣的生活。給他人帶去溫暖,而不是負擔,照看好自己,照看好身邊愛的人。
青海湖青色如鍛,氣壯山河的風景襯托下,懷揣著內心的小心事,它是在說:“別人都不相信你的時候,更要相信自己,倔強地向前走,這佛光閃閃的高原容不下太多煩惱。”
廈門沙灘上面朝大海拿著紅色氣球的背影是在說:“你值得真正的快樂。海海人生,就要開始新的生活了,不要擔心,也不要迷茫,就這樣繼續走吧。”
海邊小山的頂峰上,壓力的烏云似乎這一刻遠離她,屹立于此,聽到的內心傳來對自己述說的聲音:“我不愿讓你一個人。”
深圳改變期:每段艱難的時光,都要人生的限量版,不要害怕改變。
拉薩布達拉宮前的身影,是在說:“越是黑暗的時候,越要敢想,你看那些黑暗時光里的夢想,我都替你實現了。”
大理:想要夢想照進現實,就要開始行動。
泰國銀光閃閃的白廟,跨過艱難的“人間”,走進那棟建筑“天堂”:“當你自己有趣時,世界才會有趣。”
斯里蘭卡:日子要一勺一勺的飲。
每個不經意留下的背影,每個不經意留下的背影,都是自然的積累,沒有任何刻意。
每個片段的串連,都成為了現在的我。少了哪個階段,都構不成現在的我。有時我回看著張張背影時,我突然就懂了:有一種人,她是不會讓歲月輕易腐蝕的。
我留下的背影,既是旅行的紀念品,也是我送給世界的一份禮物。未來還是會帶自己去想去的地方,和愛的人旅行,世界很大,愛也很大。
教育和寫作,有多乏味。教育,常常到處碰壁,日理萬機處理那么多雜事;寫作,更是一件孤獨的手藝,沒有一點毅力很難堅持得下來。但這些枯燥又耗費時間的事情,我的確很喜歡,好似生活都像我的創作一樣。不管怎么樣,我也是一位很有格局的老師呀。
和他們在一起的日子,占用我生活的四分之三,為什么要討厭而不熱愛呢?
剩下的四分之一,為什么不多給自己的生活來點不一樣呢?
我見過的地理世界,與自己日益調和的心靈世界,加起來就是自己一個人的星球,一個人的海。歡迎常來這個星球瞧一瞧。
【給不完美世界的情書】第四十七封,寫給生活與工作。
其實我們都可以一個人,創造著一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