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男孩,爸爸是公務員,單位領導,媽媽是高中教師。近期,媽媽帶畢業班工作比較忙,孩子就和同學拉幫結伙外出玩耍,放學不按時回家,欺負同學,考試不及格,不能按時完成作業被老師請家長等等。父母因此產生矛盾,爸爸認為是媽媽的責任,責怪媽媽,媽媽也覺得很愧疚,決定放下多余的工作回家管理孩子。父母的困惑是怎樣才能讓孩子最大限度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教育顧問專業分析】: ? 通過以上基本描述來看,是一個由孩子的生命品質狀態不良所引起的問題,所以本案的重點是如何改善并提升生命品質的問題,才能對孩子的學習上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 從外因來看,一是孩子的媽媽近期工作忙,對孩子疏于管理,讓孩子有機可乘,比如放學可以玩盡興了再回家,和同學三五成群,看誰不順眼就去欺負一下,不完成當天作業等等。二是家中除了媽媽之外缺乏可以有效管理孩子的人,導致媽媽一旦缺位,孩子立馬出現問題。從內因上看,一是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缺乏規則的管理,做事隨意性強,依賴性強;二是家長對孩子成長干預過度,反而讓孩子對自己的角色認知不清楚。三是父親角色的缺失,由于男性天生的特質,父親在孩子的心目中應該是權威的,起榜樣作用。而在這個案例中,很明顯父親是缺位的,這也導致了孩子的行為沒有準則,可以無限制試探家庭的底線。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質,想改善孩子的學習問題,首先要就要從孩子的生命品質方面下手, ? ? ? ? 首先,家長通過學習轉變觀念,自我反省并停止錯誤的教養方式,用真誠的方式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知道家長的誠意和難處,從而改善親子關系。 第二,明確孩子的家庭角色,社會角色和學校角色,激發學習動機。引導孩子認識到作為家庭中重要的一員,維護家庭的和諧和家庭的名譽是自己的責任;對于小伙伴而言,他們對你是有信任和崇拜的,你的角色就是領頭羊,把這些信任你并跟誰你的小伙伴引領到健康成長的道路上是你的責任;對于班級而言,你走進了這個班,上了這個班老師的課,完成這個班老師布置的作業是你的責任,做不到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同時也是一種有損于班級集體榮譽的行為。 第三,加強對孩子生命健康的教育,特別是安全教育。通過舉例子,播放視頻和關注社會突發事件等方式,充分提高孩安全知識,具備一定的風險預估能力,從而控制自己的不當行為。 第四,召開家庭會議,明確各自的家庭角色,共同商定家庭契約,制訂家規。明確獎懲條例,家庭成員共同遵照執行,賞罰分明。通過長時間的共同遵守,樹立家長權威。 第五,推薦用《三好生成長手冊》對孩子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訓練,規范行為,學會自我約束,養成良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