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髎【he liáo】(Ll19)
穴名:禾髎是手陽明大腸經(jīng)穴的第十九個穴位,古文獻名為禾髎,由于與耳部足少陽經(jīng)的“和髎”讀音相同,寫法相近,不易區(qū)分,故加一“口”字以區(qū)分。一名長頻、長髎、長頰。
穴釋:禾,五谷也,髎同窌,骨之空隙。這個穴位在鼻翼下方凹陷的地方,可以嗅到五谷氣味之處,故名禾髎。
取穴:在直鼻孔下,夾水溝旁五分。(《黃帝明堂經(jīng)》等)
即在鼻翼與上唇之間,水溝穴(該穴位于人體的上唇上中部,人中溝的上三分之一與中三分之一的交點處。也就是平時急救用的人中穴。)旁開0.5寸。
【適應(yīng)癥】:主治鼻部、口部病癥。常用于鼻塞、鼻衄;口眼歪斜,口噤。
1?主鼻窒口僻,清洟出,不可止,鼽衄有癰。《黃帝明堂經(jīng)》
2?口噤不可開?!锻馀_秘要》卷三十九
3?主尸厥。《太平圣惠方 ?明堂》
4?治鼻衄血不止,鼻洞涕生瘡,口噤不開?!躲~人腧穴針灸圖經(jīng)》卷中
5?口眼歪斜,口唇吻腫《竇太師針經(jīng)》、《針方六集》
鼻衄:就是流鼻血。
口噤:指牙關(guān)緊閉,口不能開的癥狀。
現(xiàn)代教材的主治癥為:鼻鼽衄,鼻瘡息肉,口噤,口歪斜,鼻塞不通。
操作:直刺 0.3-0.5寸,不宜灸
小豆說:此穴因為是在面部,所以不宜灸,一不小心留下傷疤可不好。平時感冒鼻塞難受時可以點按此穴,有酸脹感為佳。由于此穴是因能嗅到五谷之味才起的名,所以如果鼻不聞香臭,可以從此穴治療。當(dāng)然明天說到的迎香穴在這方面的功效比這個穴位更好,兩者同時用會起到加強效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