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合陽,有一種淡淡的鄉愁,它讓在外的游子魂索夢牽,讓在家的食客聞之雀躍,那就是——咥一碗踅面去。兒時的記憶中,過年總是那么地值得期待。時光荏苒,時序緩慢,總是盼著過年會有好看的新年,有唇齒留香的佳肴,有那么多親人朋友團聚在一起,天南海北地閑聊,回味或一起歡慶或多或少的收成。
? ? ? ? 如今的我們,天各一方,而春節讓我們又回到了兒時的記憶里,年味中濃烈的酒香滿屋子亂竄,親人們、鄰居們淳樸真誠的笑聲飄蕩在篝火旁,滿桌子的魚肉雞鴨,無聲而厚重地述說著一個又一個豐慶之年。現在的我們,兒時簡單的欣喜憶是漸行漸遠的風景。但總有一種方式,讓我們停一下,停下來看著自己,看看家鄉。看看村莊里那些改名換新的大道與小路,看看門口那口久遠的老井。還有那些灑滿過童年與少年時光的河流,它仍一刻不停地奔流,我們的乳名還在奶奶在嘴邊盤旋,那首寫給隔壁小姐姐的詩歌還藏在屋后的柴禾里。
? ? ? ? 而父母,還在村口的老樹下,漸漸昏花的雙眼,倔強而深情地望著遠方。那條叫阿黃的狗狗,還在汪汪地叫著匍匐在主人身旁。年要來了,年豬要福了,庭院要打掃了,春聯要貼了,孩子們該回家了!
? ? ? ? 是的,再忙再累,掙多掙少,都是要回家的。故鄉,小的只能容下兩下字,也許它不過是一個地名,一縷風煙,一塊薄田,一座山頭,一溪流水,一條大道。父母在哪里,哪里才是故鄉。從故鄉的時光里出發,哪怕到達了世界最遼闊的疆域,但只有你母在的地方,那才是最美最長久的港灣。
? ? ? ? 過年,回家才是年!而回家咥一碗家鄉的踅面才是地地道道的春節!舉一碗原汁湯,將感恩與祝福一飲而盡。
? ? ? ? ?家鄉的踅面可以說是歷史久遠,據百度百科收錄的文字介紹:踅面的來歷相傳是由西漢淮陰侯韓信所創,到現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可稱得上是“中國最古老的方便面”。漢朝初年,魏王豹反漢,韓信奉命出兵平叛,準備在洽川的夏陽渡軍。假如埋鍋造飯,敵兵就會從煙火的大小多少判斷兵力的強弱,是兵家大忌。為解決士兵吃飯問題,韓信讓以當地盛產的蕎麥為原料,烙成大餅,發給士兵,吃時用開水一泡即可,十分快捷方便,為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踅”即“折足”,是個會意字,在關中方言中是“轉來轉去”的意思。因為踅面從和面、攤餅到下面、撈面甚至放調料的每一個程序,都有“踅”的動作在里邊,因而得名。據說踅面的名子就是由那個半月形的木踅子而得的。但街上也有把“踅面”寫作“旋面”的,想必也與一圈一圈地旋著刮攤有關。烙熟后一張張搭在外面涼冷,再切成寬窄與薄厚相當的條形,碼得整整齊齊,這樣能保質三、五天,吃時只需在開水鍋里滾一下即可。相對于其他飯食,踅面的三個特點都更有利于行軍打仗,漢高祖能穩坐天下,其中也有踅面的一份功勞。
? ? ? ? 為此,筆者專門請教了當地的師傅,了解踅面的做法。踅面用蕎面做成,分為磨面、和面、攤面、切面、下面五道工序。賣踅面的人講究自己動手,把蕎麥揀凈淘好,磨成細面。和面時要用能裝四五十斤的大瓷盆,在面粉里添上水,用一根粗木棒順同一方向攪拌,這是關鍵的一環,必須稀稠得當,攪拌均勻。面糊和得好,攤出的面更好。攤面用的是特制的鐵鏊,重達40余斤,直徑二尺多。舀一勺和好的面糊倒在鏊中心,用半月形的木踅子劃開攤平。稍頃,待一面受火變硬翻過來烘烤另一面,烙到七八成熟,疊在一起,折成四折,用刀切成細絲,講究切成的寬窄和面餅薄厚一樣,四棱見線,才顯功夫。切好的面碼在木箱在里備用。吃時把水燒開,再放少許鹽,以防面入鍋中變粘。抓一把切好的面投入鍋中,用筷子須鍋一攪,便可撈起。外地人見狀總懷疑這面是否變熟,其實完全不用擔心,因為在鏊上已烙至七八成,再在沸湯中一燙,便完全熟了。或干撈,或帶湯,再用笊籬撈一些魚兒粉,然后調上大油(白油)、大油辣椒(紅油)、清油辣椒、鹽、醋,蘸一點花椒面,撒一捏蔥花或韭菜花,便可食用了。吃踅面時大油必不可少,蕎面調上大油,才軟和好吃。
? ? ? ? 外地人一是嫌蕎面看起來黑,其貌不揚;二是怕不熟;三是對紅油辣椒望而生畏,但若吃上一碗,便覺味美可口,咬到嘴里筋,吃到肚里香,方知合陽人為什么對踅面感情極深。合陽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喜食踅面,上會趕集,少不了兩碗踅面,一個個吃得滿嘴紅油,即使是穿著入時的大姑娘小媳婦也絲毫不覺難為情,反而卻覺得這才吃出味兒來了。
? ? ? ? 在合陽,看到這由大油、紅油辣子、花椒、精鹽、蔥花、涼粉魚魚調味而成的踅面,便讓人胃生食意,大有不咥一碗踅面不過癮的感覺。而對于外地的游客,這里自古就有“不吃踅面不看戲,不算來過合陽縣”的說法,足見踅面在合陽的歷史地位。如今隨著鄉村旅游的興起,踅面更是迎來了煥發勃勃生機的春天,和清湯羊肉、路井辣子豆腐、黑池糊餑、洽川黑烏鯉、洽川九眼蓮、同家莊水鮮饸饹、三池薺麥刀削面、西同醍紅油渣子、百良大肉蒸面、東南鄉花樣面條、黑池粉湯,十碗席等成為了來合陽的游客必選的美食之一。
? ? ? ? ?回家了,我在情詩之源、水秀洽川的合陽等你。這里素有“早知有洽川,何須下江南”的瀵泉奇觀,更有萬畝荷塘,千頃蘆蕩,百種珍禽在等候著你,回合陽,咥一碗踅面,看一折線戲,泡一陣瀵泉,觀一眼蘆蕩,一定讓你收獲視覺、聽覺和味蕾的多重享受,留下不一樣的鄉愁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