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朋友那碰到一個小孩,感覺他有多動癥,跟他說話的時候,他總能夠從身邊找到東西,大到一張桌子,小到一片紙屑,他都能夠用手去用手去擺弄,然后不停的換各種方式,手實在沒有東西弄了,就會去抓腦袋,抓后腦勺,搓搓耳朵,甚至會拼命的搓眼睛,我關心地問他,你是不是眼睛進了沙子不舒服呀?他沒有回答,但是依然用雙手不停的在擺弄,有時候手上碰不到東西,就換成腳去找東西來玩,比如碰桌子下面的桌腳,用腳去踢,去踩,又勾起,去轉,甚至是發出一些聲響也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和他聊天的一個過程他從頭到尾都沒有停下來。我感覺我簡直是在受煎熬。
我看著他坐在那里時駝背又彎腰的身形,職業病又犯了,于是上前用雙手拍拍他的背部,用手碰碰他的頭,希望讓他把脊柱挺直!但是他竟然無動于衷,我的內心十分焦急,開始跟他談話,在談話的過程,知道原來他是準初三學生了,原來他正在努力的學習,原來他的語文也不好。
想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跟他聊了一下語文的這一塊知識,借此想了解他的基本情況!知道他作文還不錯,但是基礎閱讀,以及其他的板塊好像都不怎么滴,所以我又順帶跟他分析了一下他失分得分的情況。讓我受不了的是他依然是在那里試圖找各種東西進行擺弄,我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去跟他溝通,你是否能夠控制你的行為?你是否能夠控制你的手,和你的腳,從而去控制你的思想,突然想到一個讓人無語的事,就是我在跟他交流的時候,他還會去想著去吃膨化食物,膨化食物好像已經上癮了,問了一問他身高和體重,發現他不到90斤,1米63的個子,在人生最年輕,最需要奮斗的青春里,整個身體呈佝僂狀,儼然已經是一個小老頭了,起初看著他多動癥的孩子,現在卻怎么看怎么像小老頭……應該說是多動癥的佝僂老人。
與他交流的過程中,他時而顯得焦躁不安,時而無可奈何,時而無動于衷,整個人好像三魂已經丟了七魄了,我已經沒有再往下去跟他交流的欲望了,但是,礙于朋友的面子,還是硬著頭皮,跟他交流下去,很顯然他對語文一點興趣都沒有,現在臨近開學,他要上初三,所以,他也勉強能夠坐下來聽我說話罷了……
于是我試著從他的遠大目標開始聊起,很好,我知道他想考惠州一中,競爭壓力非常大,所以,當知道他這一愿望后,我對這個小孩從一開始失望透頂的心已有死灰復燃的跡象,我耐著性子繼續跟她交流,嗯,如果你要考一中,請問一中的分數是多少呢?我去找了張白紙,跟他慢慢的進行推算,他竟然也愿意安安靜靜的聽我說了,你心感覺到一絲絲的安慰。假如惠州一中是600多分,那你現在是多少分呢……
隨淺入深,隨大入小,隨粗到細,我們在一張白紙一路寫下去,隨后,發現他語文120分的總分,最多只能考80分,也就是說,所有科目總共扣了140多分里面,他語文就扣40分,從而得出結論:你在這一塊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他似乎聽進去了,開始,把手上的動作,放慢一點來。
與孩子溝通交流,如果能夠抓住到他需求的關鍵點,相信這個對話會變得不那么困難,站在孩子的角度,關注孩子的需求,明確孩子的目標,把這一兩個,作為我們談話的立足點。他會覺得我在為他思考,他不會那么焦躁,他會試著去相信你,從而跟著你的思路往下走,在這跟這個孩子交流的過程中,我慢慢的體會到了耐心是多么的重要。
所以非常感謝這個孩子,讓我在跟他的對話中,也學到了對孩子不一樣的性格特征,要有不一樣的措施,不一樣的談話的切入點,特別是不能焦躁,不能夠操之過急,這樣子可能會適得其反,相反,但我們一步一步的,去分析,去掂量,其實孩子還是很愿意跟我們進行溝通的。
#每天一千字第五季#8月26日DAY7打卡,今日感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蹲下來與孩子溝通,發現另一個童話世界,另一個童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