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00 ?100天寫作計劃
第16篇,只剩下加班和寫作這兩件事堅持得最好。
適逢年底,都在各種總結,而我也慢慢梳理出自己今年工作中的痛點和難點,正視自己的不足。今天來講講關于匯報工作這個話題。
對于標準,我清楚知道在工作上向來只能用結果來說明工作質量,但是今年我做的很多事項都沒辦法及時有結果,整個戰線拉得很長,導致自己身心疲憊。
自己經常在自責工作沒有做好,對自己越來越不認可。其實,你在感慨一項工作遙遙無期,望不到節點時,就該給自己制定各個階段的匯報節點。
這樣一方面可以讓你的領導知道你的工作進度,遇到的難點,以及反復折騰的地方。如果說2016年最不滿意自己的地方應該是能覺察到這些問題,但并未做深入的分析,導致一直在重復掙扎中,給自己施加不正確的壓力。
以我工作為例,經常需要各個部門經理協助完成,或者需要他們對相關事項提出意見。而各個部門經理因為工作原因,經常不在公司,或者一忙起來都是廢寢忘食的節奏,導致經常一封郵件石沉大海,一件事情一拖再拖。
當下,我想到的解法是根據事項要給予一定的時間反饋,可以制作一個事項跟蹤表,以星期為單位作為匯報節點,催促時間以天為單位。頻率應該更頻繁,以此來跟蹤一個項目的進度情況,才能有相應的工作數據和反饋數據。
哪怕最后項目還是嚴重拖延,也能明了是在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而自己也可以形成相應的匯報數據。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設計一款適合自己的項目跟蹤表,因為不同的類項有不同需要追蹤的節點和難點,不可能一表走遍天下。
以前工作獨立性較大,不太需要協作,難以看出問題的盲點,現在需要各種協作和跟進的事項增加,如果只做不進行記錄的話,會發現無論多久都沒有產出,人只會越來越焦慮。忙完尾牙的事情,就要把這個匯報計劃表執行起來,看看問題的糾結點能否快速浮現出來。
對于長戰線的任務如何能有質量有速度地完成感覺一直是我的痛點,是該做個表格死磕到底。
年前要收集此類表格,然后制作出一款適合自己的表格。
歡迎大家提供寶貴的解決方案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