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潛入悄無聲,未品濃秋已立冬”
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今日13時38分,已經迎來立冬。每到這個時候,北方的朋友已經開始暖氣倒計時,南方朋友也悄悄地把秋褲翻出來。
- 立冬三候 -
●●●
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人大水為蜃。”
一候丨水始冰
冰寒于水,所以是水與凍的結合,冬寒水結,是為伏陰。孟冬始冰,仲冬冰壯,季冬冰盛。
二候丨地始凍
冰壯曰“凍”,地凍為凝結,“靄靄野浮陽,暉暉水披凍。”
三候丨雉入大水為蜃
與“雀入大水為蛤”相對應,蜃是大蛤,古人認為,海市蜃樓便是蜃吐氣而成。
氣候特點:偏北風加大、氣溫下降、下雪。
古人在立冬季節多用占卜的方法來看整個冬天的冷暖,古人認為,如果立冬當日是晴天,一個冬天都會寒冷;如果立冬當日是陰雨天,反而一個冬天都不是很冷,是暖冬。
睡法君表示,大家快想想今天是什么天氣,今天上海的天氣可溫暖了,所以冬天豈不是會凍死?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古人說的對不對!
“立冬補冬,補嘴空” 既然冬天來了,
先滿足口腹之欲才是硬道理。
又要開始南北之爭了
北方人——吃餃子
北方吃餃子的習俗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而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北方人為了遵循這一習俗,立冬都會吃頓餃子,歡快地迎接冬季的到來,那天餃子館的生意都火紅火紅的。
南方人——吃肉
對于冬天的到來,南方人更喜歡熱補。在他們看來,立冬吃肉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肉類富含蛋白質,是具有暖性的物質,能為寒冷的天氣補充更多的熱能。嗯,你身邊有一群天一涼就秒變食肉獸的朋友嗎?
無論在南方還是北方,冬季都是匿藏精氣、科學進補的好時節。
- 立冬養生 -
●●●
古人說,冬天養生,最要順應避藏,避寒藏暖,就要早臥晚起。“冬夜伸足臥,一身俱暖”,暖被中,溫柔鄉。同時適當進補,輔以運動和精神調養。在飲食上要“溫補”,少辛增酸,預防疾病。
丨進食“六黑”
中醫認為對應五行的原則,冬季養生應以補“黑”為主,應多吃一些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發菜、海參等黑色的食物,這些黑色食物富含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維生素以及人體所必需的鈣、鐵、鋅、硒等礦物質,對 人體健康非常有益。
丨減少外出
人是萬物之靈,不會像動物那樣遷徙或冬眠,而是通過人為改善起居環境來達到御寒、保溫、健康生活的目的。冬天,我們要穿棉衣、燒火炕、燒暖氣等等,同時要歇冬、貓冬,有意識地減少外出和活動。
丨“養藏”陽氣
冬天,中醫順應自然的養生保健原則就是養藏。《黃帝內經》中強調:“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訴,無擾乎陽”,
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陽氣。一要早睡晚起。人們要適當早睡,早晨不宜起得太早,時間允許的話,最好等太Y陽升起,陽氣生發時再起床,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陽氣潛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