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經接近尾聲,作為資深剁手一族,對一年來的網購做一個復盤,以便明年能夠更聰明體面的剁手,非常有必要。今天就來數一數我在剁手過程中掉過的坑,希望能給各位一個警示。
我是一個油鹽醬醋都來自網購的網購骨灰級粉絲,馬云爸爸真的要感謝千千萬萬的我等沒日沒夜的為他的阿里大廈添磚加瓦。如果你也是和我一樣的網購愛好者,一定能理解我的花一百塊錢想買到一千塊錢效果的不要臉心理。網購的大多數人,大約都是沖著省錢去的。如果你真的認為省錢是不要臉的心理,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第一,互聯網已經把商業這潭水攪得渾不見底,鐵打的電商,流水的價格,一個不小心,同一件東西,你買的價格可能就比別人高出很多。不懂得價格的規則,活該被宰的就是你。第二,毫無疑問,現在的中國,是一個空前偉大的時代,如果你有錢,有一千種一萬種方法可以讓你過不同的生活、見識不同的人生、賺不同領域的錢。即使很有錢,為什么不在買買買的時候用更合適的方法省下錢來做這些更有意義的事情呢?
言歸正傳,來說坑。
坑一:小錢上斤斤計較,大錢上盲目沖動。
有一次,我想買一個袖套,在超市一看,最便宜的也要二十多塊,精明如我當然不挨這個宰了,隨即打開某寶,搜到同品牌同款,只要六塊錢,便宜了一大半。賣袖套的是一個比較大的家居店,東西很多,都很便宜,但是滿六十八才包郵。我想,反正家居用品以后用得著的,滿六十八就買六十八塊的東西吧。七湊八湊,不知不覺買了一百多塊錢的東西。本來是要一個袖套,最后收到一個裝的滿滿得大箱子,被老公好一頓教訓。幾天之后,我在街上閑逛,一個美容院的小妹發給我一張體驗卡,邀我去體驗。體驗當天,美容小妹一忽悠,我毫不猶豫的花了兩千多辦了一張美容卡。這兩件事情,時間相差不超過一個星期。每次想起來,我都想在自己腦門上貼上“傻逼”二字來警示自己。
我媽的一個朋友,省錢簡直省出了境界。去超市買菜,總是把菜先摘好再過秤;買醬油,撿最便宜的,她甚至知道小區方圓五里以內,哪里有小賣鋪可以買到一塊錢一瓶的醬油。有一年,我媽的朋友圈里流行針織一種毛鞋,這種鞋子織好以后需要用海綿作為填充物,用來保暖。我阿姨不愧是省錢的高手,買材料時,她驕傲的告訴大家,她有辦法不用買海綿也能做出完整的鞋子。織好以后,她拆了一件舊衣服,把拆出來的布料當做填充物塞進織好的鞋面里。結果鞋面軟塌塌的死活也不肯立起來。穿吧,實在是太丑了,不穿吧,又對不住自己辛辛苦苦省一場錢。一整個冬天,她都穿著這雙鞋在全小區人異樣的眼光中炫耀著自己如何省錢。但就是這么一個把省錢當做一項事業來做的人,幾乎每次到首飾店,都會被售貨員忽悠著買回幾千大洋的金戒指金項鏈。也不帶,壓箱底等著它們升值。
很多省錢的人,都掉過這個坑。買件衣服還猶豫半天,但到了大筆支出的時候,容易聽信賣家的忽悠(過幾天就漲價了,現在買絕對是超值的吧啦吧啦的),反而盲目沖動,自己吃虧了還以為占了便宜。
避坑方法:大筆支出時,保持冷靜;
和家人商量買的商品是否是必須的;
不聽信商家的忽悠,要相信只有錯買的,沒有錯賣的;
貨比三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坑二:消耗品浪費錢,耐用商品省錢。
翻看今年的賬單,每個月的生活費都在六千之上。但并沒有購買很多大件的東西,大部分的錢,都花在了消耗品上。
消耗品是最應該省錢,也是最容易省錢的;大件商品和能用很長時間的物品是最不該省錢,也最難省錢的。因為消耗品雖然可能價錢不便宜,但是因為買的頻率高,所以花錢的總量很大,通過合理的支配,可以省下錢。比如寶寶的奶粉、尿不濕,因為消耗數量較大,而且單價并不便宜,所以在商家搞活動時,可以適當囤貨。手機、電視、空調之類的耐用品,則不能省錢,因為要用很久,如果省錢買質量差的,經常壞,很難維護。重新置換需要大筆的錢,所以很難做到。
避坑方法:
平時消費多留心,計算消耗品的的消耗速度,比如寶寶多長時間吃一桶奶粉,家里的日用品每天大約消耗多少,趕在商家打折的時候集中購買;
囤貨時不要盲目貪多,現在的商家打折很頻繁,各種節日都是商家促銷的噱頭。看準保質期,不要錢沒省下來,反而買了一堆過期的商品;
大件物品,則堅決不省錢,寧缺毋濫。不一定要買最新款的,但一定要買大品牌的,質量經得起考驗的。
坑三:不懂得電商經營規則,無緣無故被宰
今年暑假,我們老家持續高溫,家人決定給臥室買一個空調。決定要買的時候,天氣已經很熱,空調的價格漲得很高了。如果正價購買的話,一定是當了冤大頭。但商家不會為你一個人打折。這時候,如果不知道價保的功能,就活該被宰了。價保功能是商家給消費者的一個保護措施,商家給定一個期限,在該期限內如果商品降價了,商家退差價。因為我經常網購,所以我知道這個規則,于是幾乎是在空調價格最高的時候,我給臥室裝了空調。果然,在我買后一個星期,我買的那款空調就降了四百塊,聯系客服小妹,二話不說,退給我四百塊。大約一個月之后,因為換季,那一款空調又降價三百塊,差價也如數退還給我。
除了價保,為了促銷,經常會有一些商家設置隱形的優惠券,這些優惠券只有一些特殊的渠道才有,在商品詳情頁面看不到。這就是微信、qq上那些搶券群活躍的原因。如果經常買買買,可以加一些這樣的群,領取優惠券,不白白挨宰。群主們一般很樂意為你找券,因為他可以賺取傭金。因為經常剁手,也經常幫同事們網購,我自己索性建了一個群,分享優惠券給大家。我自己買東西實惠了,又賺取了傭金,很劃算。
避坑妙招:
不盲目的買買買,多研究一些電商運營規則;
買之前撩一撩客服小妹,問現在有沒有什么活動,一般都會很樂意告訴你;
如果覺得自己買的東西貴了,先弄清楚有沒有價保措施,如果有的話,買完商品多關注自己買過的商品信息,降價了立刻聯系客服退差價。一般某東上價保措施好一些,某寶上有些大店有價保措施,小店就不一定了。
坑四:輕信商家的活動,活動時買的商品反而比平時更貴
這個就不用解釋了,雙十一,雙十二,各種節,看起來很劃算的一個折扣,其實都是商家提價以后給的折扣,事實上并沒有真正的便宜,有時候可能反而更貴。
避坑妙招:
盡量選擇一些比較適合自己的固定的品牌,長期關注。因為比較了解,這樣到了活動時,有沒有事先提價自己心里清楚;
多和網購經驗比較豐富的人交流,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大神,只需要掃一眼,就知道商品大概值什么價。不要問我這種功力是怎樣煉成的,說多了都是淚。
總結一下,只要你有心,省錢的方法有千千萬,但是要警惕不要掉入看似省錢,實則被宰的憋屈境地。省錢不是最終的目的,錢可以省,但是生活質量不能省。愿你天天有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