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父親孫堅曾被封為烏程侯、破虜將軍,“堅四子:策、權、翊、匡。”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
? ? ? 傳說孫權是中國兵法家孫武二十二世后裔。生來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頤大口。形貌奇偉異于常人。自幼文武雙全,早年隨父兄征戰天下。善騎射,年輕時常常乘馬射虎,鑄寶劍六柄,膽略超群。曹操曾稱贊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 ? ?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遭刺殺身亡,二十六歲的孫權臨危受命,統領江東。他攜張昭、周瑜、魯肅,龍圖霸業,縱橫捭闔;二攻陳登,血洗皖城;剿撫山越人,滅黃祖占夏口,收得大將甘寧;赤壁之戰,三分天下;草船借箭,有勇有謀;沙場歷險,策馬斷橋;和關羽和親不成,便智勝關羽,謀奪荊州;彝陵之戰,力挽狂瀾。
? ? ? 尤其赤壁一戰,是他濃墨重彩的一筆。曹操南征,大敗宜城亭侯、左將軍、豫州牧劉備,占領江陵后,給孫權寫信,直意要取下東吳。東吳內部魯肅、周瑜主戰,張昭為首主和。但孫權卻有意與曹操一戰。此時,魯肅從江夏帶來劉備的軍師諸葛亮,表明劉備聯吳抗曹的決心。周瑜及時返回,說明曹操的種種弊端,戰有望獲勝。孫權果斷決定,以周瑜、程普為左右都督,與曹操決戰。周瑜用黃蓋謀,以三萬人于赤壁大破曹操。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
? ? ? 229年,孫權于武昌(今湖北鄂城)正式登基為皇帝,建國號大吳,孫吳王朝正式成立,旋即遷都建業(今南京市)。234年,孫權響應了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御駕親征合淝,卻敗于揚州都督滿寵。229年后,孫權多次出兵北伐,戰役較多,各有勝負。
? ? ? 孫權推行屯田,改用牛耕,興修水利,寬賦息調,對江南的開發做出了巨大促進。他發展航海,至夷州(即臺灣島)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洋諸國,與印度建立了外交關系。揚威亞歐、享譽海外。
? ? ? 晚年的孫權日益驕奢,寵信呂壹,賦役繁重、刑罰殘酷。在繼承人問題上反復無常,為以后的政局動蕩埋下了禍根。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71歲,自200年繼位吳侯統領江東到逝世為止前后共52年,長達半個世紀左右,在位24年,謚號大皇帝,廟號太祖,葬于蔣陵。是三國時代在位最久、最長壽的帝王。
? ? ?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辛棄疾
————————————————————
喜歡我的文章就點個贊和關注我吧。謝謝你的鼓勵。
文章皆原創,轉載請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