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說實話,對于一本書,我從沒有過一見鐘情的感覺,第一印象,頂多,只是看得順眼,入得了簾。我喜歡那種隨時間沉淀,慢慢了解,漸漸深入的感覺。
? ?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耐心,你是無法享受到故事后面的精彩。其實,看書也是在煉人,《我的寶貝》,86個寶貝,86個故事,沉下心來,斷斷續續的窺視著它們。初始,猛的發現我上當了,內容并不如書名來得歡喜,煎熬的啃著書頁,差點就放棄閱讀這本書,直到第25個故事《刻進去的生命》,我才真真切切的看起書來。
? ? 三毛離開荷西去了臺灣。荷西不吵不鬧,在一個人的日子里刻出三毛的名字和錨。正如三毛所說的"一個不太說話的男人,盤子上訴盡了他的愛情,對海的還有對人的。“一份成熟的愛情就應該是這樣,不爭不吵,你卻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他在想你。
? ? 越往后看,越發的為之著迷。在第28個故事《籠子里的小丑》中,震撼挺深的,原諒我此時內心在抵觸,在反抗,無法沉下心來細細描述,只好將內容的片段原原本本的摘錄下來,你們自行慢慢咀嚼、回味。“姿勢是掙扎的,一半在籠里,一半在籠外。關進了小丑,心里說不出有多么暢快——叫它替我去受罪”“難道——你,你的一生,就不是生活在籠子里嗎?偶爾半個身子爬了出來,還算幸運的呢。”
? ? ?接下來,我要說的感受我是不敢輕易下筆的。我害怕一個不小心就碰碎了三毛脆弱的心,言詞不恰當就玷污了那份純潔的愛情。第50個故事,也是本書中一直讓我心心念念的故事——《娃娃國娃娃兵》。我覺得把這么個故事安排在書的中間部分,著實是委屈了它,將它放在書的開頭,作為書的“顏值擔當”,也不為過。 又或是放在書的結尾,作為壓軸精品,也會讓人嘖嘖稱贊。而,故事插入在書的中間,默默的,淡淡的,小心翼翼的,如果你不是那個愿意聽故事的人,你就發現不了這個故事,如果你沒有走進故事的情節,你就無法了解三毛 的情愫。
? ?荷西和三毛都看上了蘇俄特產——木娃娃,荷西尤其喜歡那套有二十三個娃娃的。但,價格昂貴,并且當時的他們手頭正拮據。當三毛要回臺灣時,買了好幾套娃娃打算送給朋友們,卻忘了給荷西買一套。而后來他們有了充足的錢買那套二十三個娃娃時,打算要一個活的娃娃,努力存錢就舍不得買木娃娃了。
? ? ?再后來,三毛失去了丈夫,也沒有得到自己的孩子。放足錢想把木娃娃全部買回來,放在荷西的墳山,但店主卻告訴她,蘇俄娃娃早就賣完了。我不敢再繼續寫下去,我害怕下一刻就看見三毛的淚水涌出,我十分心疼這個女子。朋友,如果你們當中有人去蘇俄,請千萬替三毛帶一套二十三個娃娃回來給她好不好?那是荷西最愛的二十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