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體驗:能夠適應極端條件
盡可能用簡單的詞匯描述你的想法
評估你的故事并追問:什么因素對用戶的行為影響最大
明確認識,作為設計者,我們希望馬上開始設計。但克制自己非常重要。太早開始設計意味著會遺留重要的見解,甚至意味著設計思路完全錯誤。不要匆忙著著手設計,理解核心問題需要時間。
咋一看某個問題,會覺得很簡單,其解決實是由于并沒有理解問題的復雜性。搞清楚后會感覺很復雜,于是拿出一套負復雜的解決方案,這只是工作的一半。真正偉大的人還會繼續向前,直至找到問題的關鍵和深層次的原因,然后拿出一個優雅、堪稱完美的解決方案。——史蒂夫·喬布斯
讓最核心的理念隨處可見,提醒人們時刻謹記。把它公布與眾,意味著所有人員都知道自己應該交付什么樣的功能。
四個策略
1、刪除——去掉不必要的,直至減到不能減
注重功能的深度而不是廣度。
增加核心價值始于改進核心體驗,與新功能相比,客戶更關注的是基本功能的改進
砍掉殘缺的功能,刪掉實現得不夠理想的功能也是很重要的。
問題絕非“為什么應該去掉它”,而是“為什么要留著它”。
不要猜測用戶可能會或可能不會怎么樣,而以此來設計功能
排定功能優先級
(1)確定用戶要達到的目的,并排定優先次序。(2)專注于尋找能夠完全滿足優先級最高的用戶需求的解決方案。(3)確定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最常見的干擾源,并將解決這些問題的功能按難易程度排出優先次序。(4)用知道能夠滿足主流用戶的“足夠好”的產品與專家才看到上眼的產品的區別。(5)不要以功能的多寡來認定產品的價值,應該看產品能否滿足用戶最高優先級的目標。
選擇有限,用戶反而更歡喜。為用戶提供聰明的默認值。
PS:沉沒成本誤區,是指決策制定者忽略了現在的選擇不能糾正過去。在評價決策時,他們過于把注意力集中在過去消耗的時間、金錢和精力上,而不關心未來的結果。他們不但沒有忽略沉沒成本,甚至無法將它們遺忘。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情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面有過投入。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以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Sunk Cost)。從理性的角度來說,沉沒成本是不應該影響我們決策的。
不能刪減過多,人們更想當導航員,而不是過路人
2、組織——按照有意義的標準 換分成組
組織時思考問題的角度——尺寸、顏色、位置、形狀、層次。關鍵點是只強調一兩個最重要的主題。
組織往往是簡化設計最快捷的方式。
分塊
組織分類時清晰的分類標準對用戶非常重要,簡單的組織形式具有清晰的界線。
無論是設計還是使用,搜索都比瀏覽困難得多。
如果一個元素的重要性為1/2,那么就把它的大小做成1/4。
分層
利用感知分層技術,可以把一些元素放在另一些元素上方,或者把兩組元素并排期來。例如購物按鈕和購物車圖標顏色保持一致。
盡量減少分層,盡量讓兩層之間的差別最大化,
3、隱藏——不重要的功能排放在別的不顯眼的地方,以免分散用戶注意力
隱藏的明顯優勢:用戶不會因不常用的功能分散注意力。?
把標簽放在哪里比把標簽做大重要得多。
隱藏一次性設計和選項
隱藏精確控制選項,但專家用戶必須能夠讓這些選項始終保持可見
不可強迫用戶或寄希望于主流用戶使用自動以功能
刪除不必要的,組織要提供的,隱藏非核心的
4、轉移——保留最基本的功能,將復雜性可以移到別的地方
例如遙控器的復雜性轉移到電視
簡單界面的最高境界是專家和主流用戶都會感覺它非常好用,例如菜刀
輸入信用卡信息時不能使用空格是很煩的問題,可以自動給過濾掉
創造簡單用戶體驗的秘訣在于把復雜性轉移到正確的地方,讓用戶沒事沒測都能感受到簡單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