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9日晚,柳林縣作家協會清河夜談2017年第21期(總第68期)在縣城文化大樓10層如期進行。
夜談首先梳理了參加呂梁市委組織部牽頭舉辦的紀念建黨96周年征文報送情況。同時安排了次日赴呂梁學院聆聽阿來講座的報名事宜。
大家對交回來的作品互換了意見,作協主席李子浪逐一分析了每個人的作品,并提出了修改意見。統計確定此次共有12人分別遞交了詩、聯、文類的作品。
關于次日要聆聽的講座,李子浪告訴大家,緣于呂梁學院85級學生籌辦的第十屆圓夢文學獎,當日開獎前要首開圓夢講堂,組委會特邀了茅盾文學獎、郁達夫小說獎獲得者、《塵埃落定》的作者、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先生前來講座,他演講的題目是《域外影響與中國當代文學》。
6月10日上午,協會21人在文聯主席弓福安、作協主席李子浪的帶領下前往參加聆聽了阿來的講座。阿來,男,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馬爾康縣,當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史上最年輕獲獎者,四川省作協主席,兼任中國作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團委員。 從1994年《塵埃落定》寫出至1998年出版期間,阿來由阿壩州一家雜志轉輾到四川成都《科幻世界》由編輯到總編輯社長,《科幻世界》在阿來手里由一本雜志變為五六種,成為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科幻類雜志。數百萬讀者期待讀到阿來新作。獲得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2016年10月21日,作品《蘑菇圈》獲得第四屆郁達夫小說獎中篇小說獎。
講座重點就美國作家福克納和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的創作進行了分析、點評和引導,特別是福克納作品所反映的工業時代文學藝術在表達生產力、人性時所發揮的作用及表現內容、表達方式,以及馬爾克斯創作的《百年孤獨》所使用的魔幻主義創作方法的由來、張力,對如何創新創作真正的鄉村文學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阿來希望大家在借鑒國外文學大家方面要多一些努力。阿來的閱讀量非常大,正如他在留給呂梁學院的硬筆書法中所寫的妙華蓮花經語中的一段: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諸樹大小,隨上中下各有所受,一云所雨,稱其種性而得生長,華果敷實,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而孰為大根大莖大枝大葉或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眾寫作者當思之。
此外,阿來還強調了創作時思考的作用、讀書的作用、創新的方法及大眼光看小地方的問題,特別強調了不要以獲獎為目的寫作,反對用名言警句束縛了自己的創造力,算是給大家一個有關創作的提醒。
講座結束,阿來老師還認真回答了現場幾位同學的提問,就記者向作家的身份轉變問題,思無邪時代的有無問題、空洞到具象的差異問題、中國人的諾獎情結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其博學、智慧贏得了現場熱烈掌聲。
趙月琴2017.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