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年的時間給自己寫一本書~笑來老師專欄筆記:Day8/16.12.19
在今天的讀者留言里看到了這么一句話:只要不停地進步,我們慢慢都變成了活在未來的人。由此想到了關注這個專欄以來更新的幾個重要的概念,其中一個便是:活在未來。與之相對應的另一種狀態時:
活在過去
曾經我是一個活在過去的人,現在依然或多或少會有那么的一些生活的片刻,會活在過去,往往這樣的時刻,伴隨的心態更多的是:懊悔,概嘆。這樣的情緒于自己的生活而言,多半是無用的,甚至還會浪費掉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值得欣慰的一點是:自從開始確立了專注于每天的自我成長為價值觀,跟著笑來老師每天學習專欄的文章,與此同時大量的提升自己的輸入之后,以往那些活在過去的時刻正在逐步的減少,那些懊悔,概嘆,無力感等情緒也在慢慢的一點一點的從自己的生活中剔除出去。我開始更加的關注現在,著眼于未來。
在這一周預告文章的當天學習筆記中曾經認真的思考了這周的主題:你的自我驅動力來自何處?并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改變生活。希望自己的每一天變得比前一天更好一些;具體表現為:
在物質上過得更好一點點;
身體更健康一點點;
看到的風景更多一點點,更漂亮一點點;
認識的人更牛逼一點點,更有趣一點點;
讓自己的家人過得更好一點點;
......
今天看本周的主題文章,有種謎底揭曉的感覺。笑來老師在文章中提到了自己的英語學習經歷:英文閱讀成為了自己的剛需——不讀不行,腦子會餓,心會慌。由此引出了另一個新的概念:一個人的自我驅動力來自于正確的剛需,與此相關的方法論是:創造正確的剛需。
復盤這些年來的工作和生活的經歷,發現有幾件事情是反反復復的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中中的,整理如下:
吉他。從大一買的第一把吉他到現在,應該換過不少吉他了,期間也報了不同的吉他培訓課程,換了幾個不同的吉他老師,有線上的也有線下的,這么多年過去了,卻依然學不好吉他,積累了不少的挫敗感。
跑步。自從4月份開始正兒八經的養成跑步的習慣以來,基本上能夠穩定在每天跑7公里的狀態,盡管期間也有過幾次中斷,但還是堅持下來了,慢慢的跑完已經成了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兩天缺席跑步總會有種不舒服的感覺,老想著用某種方式彌補落下的跑步量,仔細分析能夠堅持下來的原因,最重要的一點是:為自己的跑步創造了剛需~記錄每天的跑步狀態并同步分享在QQ空間+利用跑步的這個時間段聽各種各樣的學習型講座,這樣一來,跑步對于自己而言就不再是每一天枯燥乏味的重復機械運動,而是一個很好的和自己對話,并學習充電的時間段,同時通過每天記錄自己的跑步狀態和心得,慢慢的開始構建自己的成長軌跡,想想就為跑步這件小事增加了大量的驅動力。
專注于自我成長。在昨天的專欄筆記心得中,提到了一句話:成長是剛需。于自己而言,每一天的那一點點收獲,一點點進步,是保持內心愉悅的基礎,同時也是構成每一天幸福感的一塊很重要的基石。
最后,簡單總結一下今天專欄文章學習的幾個收獲:
更新了一個概念:一個人的自我驅動力來自于正確的剛需,與此相關的方法論是:創造正確的剛需
活在未來,而不是活在過去。只要不停地進步,我們慢慢都變成了活在未來的人
專注于自我成長,這是值得一輩子堅持去做的事,也是每天內心愉悅的基礎。
行為上的改變~踐行的力量
持續的進行每天《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專欄筆記的寫作,今天是第八天,對比今天的文章跟第一天的文章,已經能夠看出自己在表達跟邏輯上的一點點小小的不同。
早上利用跑7公里的時間,聽了易仁永橙在一塊聽聽上關于賣知識講座的分享,發現一個現象:那些優秀的牛人都有一個共性:抱團學習,專注成長。其中一個細節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于笑來老師的《把時間當做朋友》他反復的讀了19遍。我想從這個細節上就有足夠多的東西值得自己學習,《把時間當做朋友》自己的最近一次閱讀是前幾天,目前剛讀完第三遍,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