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見朋友圈里很多人都在曬自己炸好的油條,剛岀籠的包子,熱騰騰的饅頭,看的人既眼花繚亂,又饞得人口水長流。
說實在的,這些東西在北方人眼里是最簡單不過食品,堪比南方人做米飯。
可做面食偏偏又是南方人最不擅長的技能。
我做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對友友們的這些技能實在是羨慕的要命。
再加上疫情期間,很多餐飲業都處在歇業狀態,平時本來可以直接在外面解決的早餐問題就只能在家里解決。
一天兩天在家里將就,湊合下還可以,時間久了就愈發懷念之前在外面能吃到的包子,饅頭,油條,餃子之類的面食。
想著春節前家里買的一袋自發粉還閑置在那里,又在網上搜索了些做饅頭,包子,油條的做法,頓時萌生出了學做面食的想法。
面粉雖然有了,可做面食需要的泡大粉,酵母,小蘇打,搟面杖卻沒有。
于是,昨天趁著出門的機會在農貿市場好一頓搜尋,終于在一家不起眼的雜貨店買到酵母粉和搟面杖。
回到家中向大家宣布的第一件事就是我要炸油條給你們吃。說完,就把這件事拋到腦后去了。
直到晚上快睡覺了,女兒跑過來問了一句“媽,你確定明天早晨給我做豆漿油條嗎?”
哦,我這才想起差點忘記這個重要的事情。
于是,趕緊從床上跳下來直奔廚房,將面粉發酵準備好。
再一次把手機視頻找出來熟悉下操作程序,畢竟是第一次做油條,心里面還挺緊張的。
步驟一,先取300克的面粉,打入一個雞蛋,放2克酵母粉,少許食油,少許鹽。
步驟二、再倒入180克牛奶,將面粉進行攪拌,直到面團表面光滑。
步驟三、將揉好的面團用保鮮膜蓋上,在常規溫度下發酵一夜,第二天早晨備用。
做完這一切才帶著忐忑不安上床去睡覺。
早晨天剛亮,就迫不急待的去看發酵的面,果然面團膨脹了很多。
步驟四、將干面粉均勻的撒在案板上,將發酵后的面搟平整切成條狀,又將條狀一分為二相互重疊,用筷子在重疊的面塊上壓成油條形狀。
步驟五、鐵鍋倒入油,油溫至四,五成時,將準備好的面塊邊扯長邊放進去炸,不斷翻動,直到金黃色后撈出。
看著熱騰騰的豆漿和剛出爐酥酥的油條,心里美滋滋的,沒想到第一次做油條,居然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