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來啦您那!”
? ?倆店小二打扮的服務員把兩碗過水的炸醬面和十來盤菜碼端到我身旁的兩位老者面前,晃了一下,操著生硬的口音,學著京片子:“過水兒的炸醬面!菜碼都放吧您那?”
? ?倆老頭不陰不陽地哼了一聲,隨即“劈里啪啦、叮叮當當”蝶碗撞擊聲大起!震的我耳膜生疼。那倆老頭也聽得直皺眉撮牙花子。服務員一股腦地把菜碼都扔進碗里,放菜碼的空碟子摞成一摞。托盤上撒的都是菜葉。倆老頭又是一撇嘴。
? ?他們把肉醬放進碗里,邊和邊搖頭。一個說:“您說他砸個什么勁啊?從哪學的呢?咱們那時侯可不興這個。不地道。”另一個說:“嗨,現在的'老北京炸醬面"都是外地人開的,只是學了點兒皮毛.連什么叫"小碗干炸"都不知道.還能算地道? 我從小吃到大的炸醬里面還有花生,豆腐干和肉塊,醬的味道那叫一濃郁。那才叫地道。就說這醬吧,必須是六必居的干黃醬和天園醬園的甜面醬。再加上兩個雞蛋、肥瘦五花肉丁、姜末、料酒慢慢咕嘟十來分鐘才行。”
? ? “對對!”另一個接著附和:“菜碼也挺有講究啊!” “ 可不嗎?現在都說“老北京”炸醬面的面碼有三十多樣,扯淡!有三十幾樣菜誰還吃炸醬面啊?就是在老老年,講究的人家不過就是三五樣小菜吧。現在北京這些館子里動不動就來個八小碟,都是扯淡。最方便的是把黃瓜切細絲,菠菜、豆芽焯水,心兒里美的蘿卜、黃豆,秋天有香椿,春天有韭菜,夏天肥芹菜,這都是應時令的面碼。”
? ?“敢情!”另一個也是談興漸濃。干脆放下碗,眉飛色舞地接著說:“這面說道也不少啊!面要手搟,裹著黃黃的玉米面,個把講究的,那種冰凍面條也不錯。煮面時水要多放點鹽,不粘、不爛,有一點點生,有咬勁又爽滑,拿冷水沖掉面糊,拌上兩大勺香噴噴油油的炸醬,哎呀……那才叫過癮啊!”
? ?“哎,要說地道,其實最地道的炸醬面還得是自己家里做的。我是沒這口福了。老伴一沒,就再也吃不上了……”
? ? ? “那您叫您兒媳婦做給您啊?”
“您饒了她吧。人家連死面的饅頭都沒做過!”
? ?“嗨,不希奇!我們家那個也那樣!要說現在的年輕人一點都不敬老,你說他她……”
? ?我這才算聽明白了,他們哪是說面啊?敢情這倆老家伙是上這兒專門講究兒媳婦來了。低頭看看桌上的菜,光顧聽他們侃了,菜都涼了……
? ?真不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