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成熟的標志什么?答案應該有很多。我認為其中一個是:越來越認真客觀的看待自己。
? ? ? ? 有一天和老公閑聊,突然聊到什么,他來了一句:想到年,小時候我還糾結自己是選清華還是選北大?。ㄐΦ钠茷樽猿埃?。天啊,竟然我和小時候糾結的問題一模一樣!記得是小學三年級左右,聽人說中國最好的大學是文科北大,理科清華。文科好的人選北大,理科好的人選清華,那我要上哪一個?好糾結。這個問題隨著自我幻想的一次次破滅,失敗一次次來臨,越來越意識到自己的平凡,就沒有了后來。我們倆也當然連清華北大門都沒有進去。我也不曾和別人談起,估計是覺得會讓別人自己好狂妄自大,連提的興趣都沒有,因為他們對我來講是那么的遙不可及。沒想到其他人有和我同樣的經歷,都曾覺得自己優秀非凡,無所不能。也許這不只是我們兩個有過這樣的想法,應該是人都是在經歷從那樣自命不凡到逐步認識到真實自己的一個過程。
? ? ? 這是一個修正、蛻變的過程,絕非簡單的否定自己的過程。我們逐步走出家門,走出自己的村莊,走出自己所在的城市,走向更廣闊的世界,我們會發現自己越來越渺小,是那么的平凡甚至有時覺得自己平凡到平庸。這一次次的失敗打擊中跌倒,認清自己的弱點,再一次次的站起來,過自己的日子,走出一條自己的生活軌跡,平凡而幸福的活著。這算是成功的一生了。在路途中,我們會時而懷疑自己,時而又堅信自己可以。失敗時,懷疑自己,懷疑人生,裹足不前,唯有不斷地自我療傷,總結失敗的經驗,再一次剖析自己,重新站起來,才能獲得新生,開始新的征程。在勝利時,我們對自己充滿信心,覺得自己是那么的了不起,有的人很容易被勝利沖昏頭腦,誤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像極了糾結上北大還是清華的小時候,這是對自己的認知也不是真實的。真實的自己其實就是一個在不斷重新認識自己的一個平凡的普通人。
? ? ? ? 前兩天參加了一個集體身體健康篩查,同事們很多都篩查過了,我排的比較后,前面的同事大都是83分左右,滿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身體越健康。快輪到我了,我竟有點小緊張,腦子里閃現出我會得多少分?90多分?太自大了吧,可是還是很祈禱,也不知道哪來的自信。60多分?自己自幼體弱,估計得分會很低,怕的要死。這兩種情緒困擾著我。天啊,此情此景好熟悉啊,像極了學生時代等待出成績的我,尤其是自己沒有十足把握,信心不足時很容易有這種表現:心中忐忑不安,一會兒覺得自己會不會很牛,一鳴驚人;一會兒覺得估計會考的很爛,非常丟人,哭死的心都有。心中那是一個糾結難過抓狂啊。我為什么會這樣,太在意結果,自己胡思亂想?太沒有自信,又祈求奇跡出現?沒想到這種感覺到了今天我還會有!其實不管我怎樣想,該多少分還是多少分,不會因為我的自大或是自卑而改變,對于我無能為力的事情,還是不要太過在意或是瞎想,對于事先可以通過自己努力的事情,那就全力以赴,無愧于心即可,再也不用去糾結。這也許是一種對自我無法把控的事情的一種無力感。最終我的身體測試的得分83分,事實證明,我只是眾多平凡人中的一個。
? ? ? ? 認識到這一點,我是釋然的,把自己的位置擺正,盡自己的努力,去做自己喜歡的,可做到的事情,把生活過的充實有意義,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