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終于完成了上半年承諾的產品發布會。不同的是,這不是大家通常想到的那種大型發布會,而是一個軟件產品第一期功能的小發布會。
很喜歡微信平臺那句廣告詞“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而再小的產品,也值得一場認真籌劃的發布會。只要這個產品是我們用心做出來,是對用戶有價值的就好。
對我來說,還有另外一層意義。它是我主動組織的一場面向用戶的演講,這樣的事,平生第一次做,為自己的進步自豪。
停下感慨,及時總結。為下一次起飛蓄能,是我們進取型人格者最愛做的事。
一、發布會之約
大概在半年前,我逐漸意識到對產品、對思想的宣傳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于是,在帶領業務小組的過程中,為了展示團隊的工作成效。我決定要開一場發布會。
有意思的是,我發現僅僅把“發布會”三個字說出口都很難。因為對我們這樣整日埋頭工作的理工男女,平時面對的大多是自己或少數熟悉的幾個人。而發布會,要當眾展示產品、團隊、個人,這不是在我們想象里能Hold住的事。
但我已認定,"必須要開一場發布會!"。這件事,值得做!期間,多數時候我會在團隊的工作計劃里提到“產品發布”“小的發布會”不太張揚的說辭,語氣也是相當的猶疑。我很怕搞砸了自己的面子。
直到最后,才終于克服心理障礙,堂堂正正的講,“我們要開一場產品發布會”。這一刻,我看到贊許的眼神多過不屑。
貼士:
大膽的告訴周圍的人,“我要開一個發布會”。
這意味你必須為這個發布會準備像樣的產品,或許在以后的一段日子里,你得把時間投注其中。
給自己承諾不算膽肥,給群眾承諾才有擔當。一場發布會之約,你敢嗎?
沒什么東西可發布?來一場分享式演講、技能培訓也可以啊。別告訴我,你的生活乏善可陳。
二、集中準備,不打消耗戰
如果僅僅是一個小產品的發布會,不要用一段長長的時間來準備,一鼓作氣是上策。
我在對產品比較熟悉的情況下,因為第一次開發布會心里沒底,預留了比較長的時間準備。先大概準備下內容,然后隨手搞點別的,再回來。結果在準備的過程中因為拖掉的時間太多,反而影響了斗志。同時,對馬上要面臨的發布會場面又有緊張感,這種潛意識里的緊張感也讓我無法集中精力
貼士:
開發布會前的緊張感會讓組織者無法靜心投入產品或提煉要分享的內容。那么,就跟自己約定一個具體的時間來做準備工作吧。
“已經預留了充足的時間”這個信號能讓大腦安靜下來,做當下該做的事。
三、發布會開場,最值得預演
這是一個教訓。
在準備過程中,我把大概的流程和要講的內容默讀了幾遍后,感覺內容基本上都是比較熟悉的,就沒仔細預演。
開場起初還比較順利,但因為隨意發揮的時間有點長,聽眾開始私下討論。我的信心一下子就受到打擊,因為這意味著我得拋出一些很有吸引力的內容,才能把氣氛扳回來。高度緊張的情況下,要把聽眾的注意力拉回來,難度很大。我只好尷尬的對大家說“安靜一點”。此時,場面已經有點冷了。
貼士:
開場,像唱一首歌的起調,高了低了都唱不下去。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時間預演全程,那么,至少要預演開場環節,給發布會一個好的開始。開場不利,需要調動很大的心力調整到正常的節奏,不給自己出這個難題比較好。
四、對產品的瑕疵心中有數
產品有瑕疵是必然的。
此次我們推出的軟件功能,解決的是多個群體共性的需求,不是針對某一個群體的個性化需求。而實際到場的用戶群體卻比較單一。在功能講解的時候,他們提出了個性化的需求,我們的軟件是不支持的。這引發了一些尷尬,感覺就像是你做了一個完全無用的東西,又十分滑稽的拿出來炫耀。所幸我們還準備了一個補充說明的環節,將我們的設計初衷和下一期的計劃說明清楚后,才獲得了到場用戶的理解。
貼士:
對產品的瑕疵,及還沒實現的功能必須心中有數,并坦誠的告訴用戶。拿出循環迭代不斷精進的態度,別人沒法不欣賞。
對產品缺陷的說明和改進計劃,會給用戶相當大的信心。因為你在傳遞一個信息,“完美的產品,僅是時間問題” 。
五、猜猜可能會遇到什么問題
這是非常容易被忽視的環節。
我們遇到的是功能講解的過程中因為用戶打斷后提問,導致講解環節失去控制。這是一個相對簡單的問題,一般的處理方式是阻斷臨時提問,后面再預留時間回答問題。
還有就是到場的用戶群單一,而我們準備的內容并沒有針對這個群體的特點來講。后面不得不補充更說的說明來彌補。
貼士:相信自己的應變能力,不如相信那些已經精心準備的應對方案。猜猜可能會遇到什么問題,給完美的發布會加一層保障。
后記:
最近也在聽老羅分享的籌辦大型發布會的心得。而我這次組織的這種小型的產品發布會,需要準備的內容沒那么多,相對好掌控。如果你的團隊也有階段性的產品推出,或者僅僅是你個人的經驗分享,希望此文能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