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開學第一課就是個制造話題課!(為了不負廣告商所托)
開學第一課的一個刷屏信息就是一段文字,沒有被刷屏的小伙伴可以看一下截圖。
咋一看,這就是一碗給家長、孩子和老師喝的雞湯。但是仔細琢磨,這段話可是一碗真正的毒雞湯。
1
致父母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要讓做父母的不要只想著賺錢,而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孩子上。好像說的蠻有道理的。但是,當教育成為拉動經濟的新三駕馬車后(其他兩駕馬車是醫療和養老),做父母的怎能不為我國經濟奉獻自己的力量。
而這力量的源泉不是通過多花時間管教子女得來的,是要每天出售自己廉價的時間換來的。
雖然在一、二線城市打拼的人的收入表面上看會比小地方高很多,但是折算成單位時間的收益,想必也差不了多少。比如一個在北京工作的清華畢業的高材生,每天花在上班和通勤上的時間為14小時,而這還是因為此人自身優勢才有的待遇,再加上大城市的高生活成本(房子等),可以說一般工薪階層的時間都是廉價的。
然而即使是廉價的,難道我們就不賣自己的時間去換取不對等的勞動價格了嗎?我們就可以用省下來的時間去管教孩子了嗎?當然不行啊,我們要生活啊,衣食住行總要保障的鴨。
2
孟母三遷的故事是讓家長重視教育孩子的典范。父母們紛紛響應號召,不惜幾十、幾百萬的爭先恐后搶學區房,正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但是這樣做的前提還是需要經濟實力這個堅強后盾。你說學習好的孩子到哪都能學好,那孟母又何必勞心勞力的幾次搬家呢。
你讓父母少記著賺錢,多點時間教育孩子,那請問開學第一課開頭13分鐘的廣告又是何意呢?(想象一下這樣的畫面:父母與孩子一起準時坐在電視機前收看開學第一課,然后一個廣告接著一個廣告。孩子忍不住說,我喜歡這個,我要這個,給我買一個吧。父母相視一笑,露出尷尬的笑容面向孩子,教育他說,孩子,這些東西不好,學習要靠自己。可是誘惑還在不停的播放,直到熒幕上出現了分不清男女的面孔!……)
3
再說后面那幾段話。什么家長、孩子要理解老師的嚴厲管教是對孩子的負責,且不說管教的方式方法對不對,對孩子負責一說實在攻破不了咱們現在整個教育體制的銅墻鐵壁。當然不乏有真正對孩子負責的老師,但是面對唯分數論的績效標準,還有幾位老師真能堅守住自己的內心。
教學模式的固化守舊,不愿突破革新,導致了中國學生的外語學習水平一直穩居世界倒數。但是這倒促使了英語課外培訓班的欣欣向榮。
作為父母這一代人已經被摧殘了,如何讓自己的孩子實現人生大逆轉成了家長的必修課。自己教不了,只能花重金把孩子送到課外培訓班。
不只是英語,其他各種名目的培訓班、晚托班、興趣班充斥著城市的角角落落,你不給自己孩子報個2/3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有孩子的家長了。你說作為家長再不努力工作賺錢怎么能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
看到這里,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教育已然成為了拉動經濟的新三駕馬車之一。
珍愛生命,遠離毒雞湯!
冬天還有幾個月就要來了,希望國家的富強能為企業、個人帶來一絲溫暖,讓大家過好這個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