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
五霸七雄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
清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
前人播種后人收,說是龍爭虎斗。
今天咱們要講的故事,時間里著現在不是太遠,家里老人可能有經歷過的,明朝正統年間(開個玩笑),準確的說是1449年,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因聽從業余軍事愛好者、痞子出身的死太監王振的建議,御駕親征兵分四路入侵中原的蒙古瓦剌騎兵,結果在王太監不遺余力的努力下,在土木堡明朝二十萬精銳全軍覆沒,陪駕的文武大臣死傷慘重,老大英宗被俘,史稱“土木堡之變”。
消息傳到京師,朝廷震驚,代為執政的御弟朱祁鈺組織召開朝會,鼓勵群臣DIY(各抒己見)。眾臣自由組合,在宦官一聲“好,立正,向前看齊!”之后,分為主戰與南遷兩派。
當時北京的情況,團隊DPS(攻擊力量)損失慘重;皇帝被俘,作戰難免投鼠忌器;京城內大部分是老、幼、病、殘、孕,人心惶惶;蒙古瓦剌部隊在首領也先的帶領下,一個個精神飽滿好像老北京迎親似的,風頭正盛。南遷派以徐珵為首,圍繞以上幾個因素,展開論點,名為保全有生力量,伺機奪回京城,實則舍不得自身的富貴,企圖茍且偷生。正在徐珵聲情并茂,慷慨陳詞之際,主戰派隊列中,一人越眾而出,“建議南遷者,該殺!”,這人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謙兒哥”——于謙,于忠肅公。也正是這一聲斷喝,使朝廷確定了主戰的大方向,保住了大明的江山,避免了宋朝“靖康之恥”的悲劇。
這里有必要介紹一下“謙兒哥”——于謙,字廷益,號節奄,從小學的是孔孟之道,行的是仁義之事,標準的書生一枚,可以說,如果沒有“土木堡之變”,“謙兒哥”就安安靜靜的做個美男子,了此一生,如此而已。但老話說得好,是禿子總會發光的,“謙兒哥”注定不會平凡的度過一生,他終將成為歷史中的英雄。中華民族是有著無數缺點、無數劣根性的民族,但就是這樣一個民族,歷經幾千年,經過無數列強的侵略、凌辱,依然屹立于世界強者之林。因為中國從來都不缺少英雄。敢為人之所不敢為,敢當人之所不敢當,正視恐懼,戰勝恐懼,而不是沒有恐懼。堅強剛毅,一往無前,謂之英雄!
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于既倒 !
之后,于謙臨危受命,出任兵部侍郎,主抓北京保衛工作。再一頓加班加點的準備部署之后,這天朝會上,執政皇帝朱祁鈺向“謙兒哥”詢問取勝之道時,“謙兒哥”面露潮紅,嘴角上揚,表情亢奮,左腿屈,右腿繃,右手前擋,左手入懷,掏出一件物事,“我主萬歲,就是這個寶貝,能救我大明于水火”,百官近前端詳,只見一白色呈扁平狀,約有半個巴掌大小的不明物體被于謙托于手中。“我的個乖乖,就這么個小玩意兒?”朱祁鈺看到此物間的瞬間,感覺腦中千萬只羊駝飛過,三觀盡毀,再也不相信人生了。“陛下,您別看它小,它可是擁有十核處理器,4GB運行內存,2000萬攝像頭的魅族大殺器PRO6,而且全網通吃,24W快充,絕對是居家旅行,殺人越貨的不二選擇,利用此神機,我們可以。。。。。。”老朱聽罷,仰天長嘆“有此神器,實乃大明之幸,天下之幸”。
言罷,玉筆金書六個大字——“小得大不一樣”!
欲知“謙兒哥”?如何利用神機擊退也先鐵騎,成為大明英雄,進而升職加薪,出任大明CEO(首席執行官),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請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