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擺渡人》,讓我想起了我初中時的英語老師楊,他可以算得上是我生命中的第一個擺渡人,而且直到今天,他高貴的氣質與靈魂仍在激勵著我昂首前行。
? ? ? ?記得楊老師是個混血孤兒,被我們當地好心人收養并培養成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當時的他剛做父親,鄉村教師微薄的工資除了日常開銷根本就買不起奶粉,常常見到楊老師騎一輛破舊的自行車綁著一籃棗繞著村莊叫賣。作為班英語科代表,我常常去他的辦公室上交同學們的作業,每次看到老師都神態自若的伏案工作,完全沒有生活所迫的愁云慘淡。有一次我還沒到門口,就聽見楊老師輕快的歌聲,楊老師見了我高興的指給我看他的新作:床的上空新添了一副秋千,秋千的兩端連著個嶄新的竹籃。老師唱著歌輕搖著竹籃,他的寶貝在籃子里伸著胳膊隨著歌聲呢喃著。那一刻我仿佛看見有一道光環在老師頭頂盤旋......
? ? ? ?我剛跨進高中不到一個月,前兩天還給我送菜,撫摸著我的頭鼓勵我的父親積勞成疾突然離世。我感覺我頭頂的天都塌了,整日腦袋里都是父親的身影,根本就沒法上課。所幸楊老師也轉來這所高中,他發現我很不正常,把我帶到他的辦公室。問我是不是很想哭,讓我趴在他的肩頭好好的哭。哭完,他告訴我,父母終將離開我們,我們終將靠自己來走完我們的人生。而只有靠自己,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他高興的告訴我,他現在寒暑假帶游客爬山掙導游費足夠養家了,他閑下來寫的詩也開始在各大報刊發表,早已經不再賣棗了。臨走他拍拍我的肩,你這么有靈氣,只要肯努力,一定可以像我一樣越來越好。我走出楊老師的辦公室,抬頭看看天,發現天空藍藍的。其實天一直都是藍的,只是我的心是灰的,我的眼晴當然看不到。
? ? ? ? 已經有近二十年沒有見過楊老師了,但是他的高貴的氣質與靈魂一直伴隨并激勵著我披荊斬棘一路歡歌勇往直前。經過幾十個春秋的磨練,我已能坦然面對一切。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每天都在上演著形形色色的悲歡離合:物質的、精神的、肉體的。有時不期而來的挫折和災難使我們悲傷與憤怒,它們猶如一把把利劍,一刀刀摧殘著我們的肉體——脆弱的靈魂庇難所。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坦然面對一切挫折和災難,將悲傷與憤怒轉化為久經歷練的堅強,為靈魂圍起一道屏障。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不被外界傷害,保護好我們的身心不因他人的貪婪愚蠢兇殘而變得長久的憤怒悲傷。無論此刻的我們站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面對的是什么,讓我們的靈魂在跳躍的心臟里堅強而寂靜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