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我在眾多教說話的書里面選出來的。一本口碑還不錯的書,全書一共才一百七十幾頁,內容還都是小故事帶插圖,所以兩個小時就看完了。還是很仔細看的那種。
不知道別人看這種書的目的是什么?可能是行業需要,比如銷售類的,也可能是覺得自己不會說話,想學習一下。說實話,我不是那種想討好全世界的老好人,也不想成為語言藝術家,我就是想好好說話。同樣的事情,不想因為自己表達的不好而被誤解;也不想因為自己的直來直去,傷到別人;不希望同樣的idea,因為表達的不好而被忽視。
書中開頭提到的,如果你想讓別人完成一件事,請給他二選一。而不是問他要不要去做這件事。這個技巧我是認同的。記得上大學期間,兼職做過保險公司的話務員,當中一個固有問題就是:您周六或者周日哪天能來?培訓的時候告訴我們永遠讓接電話的人二選一,這樣成功約訪的幾率會提高。可以說這就是套路啊!后來也經常接到別人的約訪電話,每次聽到這個,我都會說我都沒時間......真不是故意的,我確實周末要忙著加班。但我這種奇葩應該不太多吧!希望沒有打擊到他們的信心。大多數人還是會認真思考是周六還是周日去,而不是第一反應就是都不去。
臨時有事取消約會:記得表達自己熱切希望見到對方的心情。這個也是書中提到的,我不得不說這個我很贊同。被人放鴿子的失落感應該都有過吧!被暖暖的加上這么一句,不是很窩心,很開心嘛!這點我跟老公討論過,他說這是一種虛偽的表現,說實話我沒說服他,但我不覺得虛偽,我也期待別人這樣跟我說,來緩解我的失落感。好多時候你明明心里是更希望見面的,那為什么不表達出來,這叫什么虛偽啊?你不說很容易被誤解成你也不想赴約,而不是不得已。不要總覺得心里知道就行了,很多時候你不說出來,有幾個人能看進你的內心里去,或者說有時間去讀你的內心呢?不要跟我說真正的朋友就會。你這輩子只跟真正的朋友打交道,不和其他人來往嘛!請分清善于表達自己的內心和口蜜腹劍的區別。不要跟我說那些都是騙你的,這種揣測,會是你的生活開心嘛!對我們都沒什么好處,所以最好不要這么想。
上面這兩個例子是有書中的一個固定模式:演變而來的。三個步驟:1、不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2、揣測對方的心里;3、考慮符合對方利益的措辭。
如何好好說話,有“七個突破口”,我分享一下,大家共勉。
一、投其所好
比如:吃橘子可以預防感冒,我們吃點橘子吧!而不直接說:我們多吃點橘子吧,剩下太可惜啦!說一點大家能夠接受的理由,比一味的強調客觀事實,要有用的多。
二、儆其所惡
如果你直接說:請勿觸碰,估計效果甚微。那如果你說出危險在上面,比如上面涂有毒藥,請勿觸碰!總之,說明利害關系,更能讓人警醒,不是嘛!
三、選擇的自由
不要問:你要不要一起去吃飯,而是選擇兩個地點,問他想去哪個?二選一可以提高約見的成功率~!和上面的二選一是同一個方法。
四、被認可欲
在希望別人做事情的時候,先肯定對方的價值,在去開口,這樣會讓對方更愿意幫助你。比如:可以幫我拿一下那個東西嗎?你長得高,能拿到它。雖然作者說這個會是對方的虛榮心得到滿足,但我覺得,這仍然是在表達自己的內心,讓他幫忙的原因不就是他高嘛!既然內心已經默默的肯定了這件事,為什么不告訴他呢!善于表達自己的內心,而不是阿諛奉承,希望大家也分得清楚。
五、非你不可
說出他的特殊性,缺少他不行,對方會愿意前往。比如:明天的聚會沒你就沒意思啦!這個我覺得是一個純技巧性的話,適用于老板要求你讓他們全員參加時,你的一個做事方法。
六、團隊化
希望某人參與到你的活動中來,不要說你來做點什么事,而是要說我們一起去做點事,這樣對方比較容易接受。其實,事實是一樣的,你們是要一起參與的。只是這樣的話讓別人聽起來更舒心。
七、利用“感謝”
不要等到事情做完,才想起來道謝,要在拜托對方的時候,就表達感謝,這樣對方會更愿意幫助你。其實感謝本來就是一個禮貌用語,這是對他人起碼的尊重。不應該惜“謝”如金。非要等到別人真幫你做完事才想起來說,甚至根本就沒有說謝謝。如果換做是你自己做了好多事,結果一句謝謝都沒換來,你怎么想呢?
第二部分:完美掌握創造警句的技巧
這部分是講解如何讓我們的名言警句更能引起注意的。或者說自己如何創造出名言警句。感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看看他的實例。這里我就把他說的方法列舉一下:
一、驚奇法
二、反差法
三、赤裸裸法
四、重復法
五、高潮法
六、數字法
七、合體法
八、頂點法
最后,我不想讓人覺得這是一本讓人變虛偽的書,那樣就尷尬啦!這不過是幫助我們好好說話的書。盡管你人內心很好,但說話能噎死人,那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