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頹了四天,看了幾部電影讀了幾篇文章抄了幾首詩歌,也沒悟出個什么所以然。不斷的做一些瑣碎的事,也不知道在忙什么,仿佛停下來便是一種過錯。
晚上一家人待在茶室聊天,聽大人聊生活聊往事聊文學(xué),我吹去茶杯里升起的水煙,聽著,偶爾也能插上幾句自己的見解。高聲暢談中揉入了夜的寧靜,少年煩惱在此刻揮之即去,也不知還能這樣愜意幾年。
我的眼睛被蒙上了一層深邃的黑,因此我愛這落寞的人間。黑暗使人成長。
《達(dá)摩流浪者》里有這么一句話,英文原文是:ever youthful,ever weeping。意思是永遠(yuǎn)年輕,永遠(yuǎn)熱淚盈眶。人越長大,越不容易被感動,對于那些不痛不癢的事情,忘記便顯得理所當(dāng)然。年輕的外表也逐漸染上世界的浮躁,人和人變成相似的模樣。我們行走在平地和天橋,一路燈火輝煌,迎面而來的行人心里都藏著幾斤心事,各自朝著自己都不知道的方向走去。
我們都會老去,但不是人人都曾年輕過。
這些年嘴邊總是掛著努力,努力學(xué)習(xí),努力學(xué)會面對生活的無常。李碧華在《胭脂扣》中寫到:“是天地間有嫉妒者,故意捉弄,叫分合無常,叫緣分飄渺,半點(diǎn)不由人?”《金剛經(jīng)》也有對于“無常”的描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蔽易匀皇菂⒉煌钙渲械膴W秘,不過佛家中所說的,一切事物是因緣所生,漸而敗壞,故曰無常。倒是容易理解得多了,常人無法形容緣從何來,便把它歸于天命,殊不知人定勝天,你該得到什么一樣不會少,該失去什么總歸還是得失去。有些人明知道自己是個爛人,明知道自己不夠優(yōu)秀,明知道自己沒有能夠吸引對方的地方,明知道自己只躲在角落里苦苦的等不會有任何希望,明知道自己身上存在許多問題。 但卻還是不付出行動去改變。那么,這樣的人,是否能稱為愚蠢。
很久之前網(wǎng)絡(luò)上流行過一句話:“我不適軟弱,因我的背后沒有擁抱;我不能倒下,因我的身后空無一人?!碑?dāng)時看過不禁嗤之以鼻, 這么非主流的話為何能成為這么多人的共鳴?現(xiàn)在想想當(dāng)時自己還是圖樣圖森破。
人是無時無刻不在告別的。
其本質(zhì)都是從“你好”到“再見”的過程,主角都是我們,都需要我們?nèi)虆⑴c。生活沒有賜予我們更多,卻無數(shù)次賜予我們和他人的聚合與分散。這個他人,可以指代親人、朋友、愛人、任何人。
我發(fā)現(xiàn)如今的我,時常冷漠,但這冷漠又不是全然貶義的。其中夾雜著更為復(fù)雜的內(nèi)涵,比如決絕、比如看穿、比如接受、比如釋然。
今天我對你說完“你好”,明天我也可以坦然接受你的離開。甚至不用一句“再見”作為結(jié)束語,我都能夠明白彼此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也許是你走得太急,也許是你不愿說再見,也許是你覺得沒那個必要。總之,結(jié)果是確定的:那就是,從你身邊,又有人離開了。
不得不承認(rèn),一個擅長告別的人,有勇氣面對生活中無數(shù)種不確定,心里不會固執(zhí),且能活得通透明亮。
以前有朋友說我是個走路都帶風(fēng)的女子,我想不然。其實(shí),做一個骨子里都帶風(fēng)的女子往往擁有更多顧慮,只是用速度掩蓋住不安與焦躁。而我,只想要做一個,即使身后空無一人,也逆風(fēng)狂奔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