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到這個詞,幾年前聽過李劍青的這首歌,名字就叫《匆匆》,歌詞五顆星~歌曲五顆星~就是這個歌手的名字到現在都還很小眾,李宗盛的演唱會,五月天的演唱會作為開場嘉賓時,底下的聲音都是:這是誰…………歌詞很有故事,曲風很淳樸,推薦關注。(跑題,這不是一篇音樂鑒賞文
記得小學時聽歌是家里的VCD和立式大音響,每周都拉著家人去買碟片;到了初中有了MP3,開始邊聽邊琢磨著寫歌詞;高中有了手機,里面的粵語/英文歌都被自己加工成漢字版音譯歌詞,歌詞背的比英語單詞快好多倍,(慚愧臉
筆尖的文字太匆匆
現在在用鍵盤敲字就想起小時候讀書也是好玩的,網絡科技沒那么發達的童年里,對有意思的文字也算是癡迷過,但凡我所到之處必定會拉幾本莫名其妙的書,故事類、雜志類、文學類……其實不用歸納,只要不是教課書就都出現過,臥室、客廳、衛生間……說到衛生間,每次半小時以上不出來我媽就開始砸門,讓我別看了,哈哈哈,也是尷尬,衛生間的儲物架常常是被堆滿了書,可惡的是我自己還不收拾,所以落得我媽不少埋怨;
高一的時候遇到一個黑面班主任,自習在讀韓寒的《三重門》,然后書被沒收和自己被罰站,想來也是我都忘記書的內容了,只記得這個作家8門功課掛紅燈還這么有才華,寫的很多文字都沒看懂…………
那時候上課時候總是亂七八糟的小紙條滿教室飛舞,話題有吃飯,打鬧,作業題,甚至表情圖,畢業時我把小紙條收納在一個小袋子里帶回家了,后來也不知道去哪了,連同小情書一起不翼而飛~~只知道我媽很喜歡幫忙收拾房間,似乎大多數媽媽都有這樣的“優良”品質;
關于這種優良品質更值得稱贊的還有小記事本里的女孩心思,去年過年的時候,爸媽床頭,客廳,樓上客廳,都分別出現了一個看起來很眼熟的記事本,更神奇的是我翻開看里面的文字都還在、在、在,寫了什么不重要,重點是我看見后恨不得把本子吞下去,我知道她肯定是想著沒用完的本子,可以接著用,省的浪費;
文字時代的故事似乎很多。
如今我床頭還放著4本都只讀了三分之一的書,想來也是慚愧,現在的閱讀習慣是堅持100秒就要看眼微信,再堅持300秒就要刷會微博,再接著就去追劇了,讀書這件事總是無疾而終在網絡信息獲取的快感中。
想想慢生活里的幸福感似乎更容易獲取~
比如現在的文字通過鍵盤傳遞總顯得冷冰,
比如一個笑臉表情背后是微笑還是呵呵不從所知,
比如微信逐漸代替了見面的儀式感,
比如喜歡和不喜歡一樣簡單。
擁抱生活變化的同時也感嘆匆匆帶來的“來”和“去”
其實生活中能夠讓我們開心的,往往都不是什么特別大的事。
就好比:
剛剛好趕上的公交車;
突然間看到的段子;
突如其來的涼爽好天氣;
冬天窩在床上看著外面淅淅瀝瀝下著的小雨;
很熱的天氣喝到冰的要命的汽水;
走在路上突然間聽到某家店放著自己最喜歡的歌;
周末的晚上躺在沙發上看電影;
好朋友事無巨細的問候;
忙完一天的工作從辦公樓里一身舒暢的走出來…………
很多時候,不用去尋找什么突如其來的驚喜,小細節才能讓人安心。
珍藏慢生活里的故事,愿我們往后依舊匆匆的歲月里可以從容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