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么多答案,我也來講講我的自學設計之路
2011年,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我的專業是軟件工程,但是我奇怪的被分到了物理電子工程學院,老師從來不教軟件,天天教電路基礎和大學物理,由于沒興趣,我從來不去上課,就和同學們開黑打dota,這樣打了一年。
2012年,大二了,我媽有一天和我講,說以后肯定不能幫我安排工作,我突然有了危機感,如果畢業了我還沒工作,會很丟人,我父母都是教師,別人家的孩子不是出國就是考上重點大學,壓力還是很大的。當時我還掛著4門課在學校。
當時喜歡研究各種手機越獄和雨滴之類的東西,然后有一天,我打完游戲上網的時候看到了一張圖片
當時我還不知道,《1126》,設計師叫羅子雄,現在是錘子科技的視覺設計總監,那時候我還沒有ui設計的概念,把這個都叫做主題,它太精致了,給我帶來極大的震撼,不僅細節完美,而且還特別嚴謹,運用了黃金分割。
如果你以為我看了這個作品就開始努力學UI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我根本不知道這是用什么軟件做的,我開始學習了網頁設計,研究css樣式和html,學了半個月發現好像有點不對,這是幫助別人實現效果的啊……
然后有一天看到邵飛老師的一個視頻教程,是教你畫圖標的,需要用ps這個軟件,我跟著做了一下,完全做不下來,我就百度如何學ps,找到了李濤老師的《ps高手之路》,這樣開始一步步學習ps,每天也不上課就看視頻學習。不得不說學軟件是個漫長的過程。所幸李濤老師的講解很幽默,也就跟著學下來了。
接下來要講的是我的臨摹之路,這個相當漫長,也最為重要。因為UI設計也是設計的一種,所以它第一個要求就是你設計的東西要美,如何能美?細節是最重要的,你需要觀察,仔細的觀察你和大神的作品之間的差別,然后再想辦法實現它。現在設計之所以浮躁的原因我想就是很多人不愿意也沒有耐心去培養自己的審美了。
當時站酷上有一個視頻教程叫《十分鐘UI設計》,是騰訊的設計師omega和老程一起做的,里面的內容特別好,大家可以去搜索一下,我跟著里面的教程做了很多練習,當時老程說,windows的圖標是很不錯的,當你能把一整套圖標都臨摹下來,你就出師了。
這是我當時跟著臨摹教程做下來的,一個比一個有進步,每個都花了一天或者半天時間完成,當達不到原作效果的時候就繼續觀察,繼續改,現在一看還有好多問題,比如第一個鉛筆的投影是黑色的很難看,第二個臺球的邊緣太銳利,很不真實,如果當時不是瘋狂修改我想問題會更多。
2013年,大三了,當我臨摹了半年以后,我認為我的ps技術已經很不錯了,跟同學說話的時候也愛吹牛,說自己是ps大神,一天一個同學下午來我寢室,說你干嘛呢?不知道今天晚上團里要開荒?你的薩滿裝等多少了?天天日常任務也不做。。。我說我畫會圖標,他說???我說我以后想當設計師,他說你別逗了。。。我當時心想一定要堅持下來!
有一天在上站酷的時候,發現一個主題設計,再次深深震撼到了我,那時候ios7扁平風格盛行,很少有擬物的東西出現了,在看了很多千篇一律的設計以后很難被打動。
牛mo王的《心隨我動》,參加了康佳首屆主題設計比賽,我立馬跑到他站酷的主頁牛MO王的個人主頁 膜拜了他,看了他當時發的所有文章,他也是自學,我覺得太厲害了,他當時寫了好多文章,告訴大家如何自學,感觸特別深。
后來我找到了他的qq,沒想到他居然同意了,真的特別興奮……然后我問了他一個圖標方面的問題,令我沒想到的是,他居然打開ps手把手教我如何調參數……一邊做一邊傳圖片給我,教我如何實現效果,他說好多東西其實非常簡單,但是沒有人告訴你的話自己很難想出來,到現在我都特別感謝他,叫他牛哥,雖然他不姓牛……
我問他心隨我動這個主題是怎么做出來的?他說只有積累到一定程度才可以……然后我默默努力,偷偷臨摹它,一天一個圖標。下面是我臨摹的《心隨我動》。
做了快一個月,其實我在最后一天偷懶了,上面的哪個大的天氣widget是用的原來的圖摳下來的……然后我把臨摹的給牛哥看,他當時就說,哇,好棒,你進步好快!可能沒有誰像我一樣把它臨摹了一遍,在這些過程中,我的技法運用越來越熟練了,其實做這種ui,只需要你用好圖層樣式這一個ps功能就好!
剩下的就是不斷調整內陰影,投影,還有漸變,一定要注意投影的顏色,不要用黑色!要用深色,比如說黃色就用深黃色當投影,藍色就用深藍色,這樣。推薦大家去站酷看看牛哥的文章,他的分享真的是很詳細也很實用,從字體選擇到ui入門都講的特別到位,在學習路上能有他這樣的老師帶路我想我很幸運,再次謝謝他!
當ps技術熟練以后,我就想著做一些自己的東西出來,然后照著照片用ps涂抹了一張定制耳機
現在感覺陰影有一些深,線的感覺也不自然,有些發虛。
在大三后半學期,參加了小米的主題比賽,每個圖標都在網上搜索好多的圖片做參考,然后自己繪制,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最后入圍了決賽。
自己做主題和臨摹是有很大不同的,每個圖標做多大?用什么顏色?這些都需要自己控制,可以看出,這個作品在這兩個方面都很差……當時很迷茫,自己做的東西究竟是不是設計?字體要用什么?排版怎么才好看?因為平時積累的東西太少了,所以真的很質疑自己。我意識到需要多看設計方面的東西,所有的都需要積累,到需要用的時候才能用到。
第一次 接觸實際項目 是大三后半學期,我的一個老師要做一款ios應用,主打背單詞功能,我們兩個人他寫代碼,我負責設計 ui 。我花了一天時間研究切圖,研究我做的圖片怎么才能用在實際的app中,然后我模仿path做了幾個樣式出來,我們干勁十足,前后做了好幾個版本,修改了十幾次。
這個軟件前前后后一共做了半年,對我實際項目的實踐是一個挑戰,靠這個軟件我還拿到了在京東實習的機會,大四后半學期在京東實習了半年。
期間還和同學做了一個網站叫野渡集市
現在我工作已經一年了,在北京的美餐網,自己一路自學過來,毅力很重要,我想興趣更重要,我現在還在不斷學習,因為自己的設計知識還是很不足,到這個時候要多看看ios和google的設計規范,知道ios的最小點擊區域是44pt,字體不要小于22像素,36像素適合閱讀,這些都是在以前自己很少注意到的。現在每天還在自學c4d和ae,加強自己動效方面的實力。
發一點現在的作品吧,我覺得很少有人能聽我啰嗦到現在。
最后推薦大家一定要多上dribbble,看看國外的大神是怎么做的,當我上dribbble以后才發現,很多國內的所謂大神不過是抄襲別人的作品而已。
來源:UI設計聯盟
關注互聯網,關注硅谷堂。想了解更多關于互聯網崗位知識的信息,關注微信公眾號:硅谷堂(ID:guigutang)或下載“硅谷堂”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