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搬家,特別是長距離跨州搬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自己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精力。這邊不像國內,服務業,特別是涉及人工的服務項目都特別貴。在國內你想搬家,可以找個搬家師傅還自帶面包車,東西不多又同城的話,幾百塊錢就搞定了。就算長距離搬家,也有物流公司上門取貨上門送貨,就是幾個電話的事。而在美國,如果你全扔給搬家公司,花的錢能讓你吐血,你拿著這錢甚至都可以買一輛二手車了。
所以,我們這些窮學生還是得一切都靠自己,自己動手自力更生。這幾年里,我幫別人搬過幾次家。我自己也搬過幾次。搬的多了就有經驗了。我有一個師兄平均一年要換一次房子,我總共幫他搬了三次家,一次比一次東西多。我自己也是。第一次搬家是在到美國一年之后,有一個離學校更近的房子空出來了,我就接手了。那時候東西特別少,我剛買的二手車后備箱都沒裝滿,這樣一人一車就是我的全部家當。
我在第二個地方住了三年。東西逐漸多起來了。其中有上一個人留下來的幾件家具,自己買的電子產品,生活用品,廚具等亂七八糟的。前兩年還沒啥,一個人生活,置辦的家當很有限,我一個人一周的衣服,洗衣機都放不滿。第三年的時候迎來了新新,衣服的數量開始指數增長,很快壁櫥就不夠用了,又添置了一個衣柜。鞋架也不夠用了,鞋子幾乎把門口都堵上了。
住到第四年的時候,我們的車被樹上掉下的樹枝給砸了幾個坑,房東也不打算負責,一氣之下準備搬家。新租的房子在兩英里外的一個小區,很近,但是東西多的已經不是小汽車多跑幾趟更夠搞得定的了。床和桌子啥的,根本就塞不進去,只得去U-Hual租了一輛miniVan。miniVan比一般的小汽車沒大多少,開起來沒有什么難度,很快就適應了。于是這次搬家在朋友的幫助下,半天就搞定。
搬了家日子過得飛快,一年的時間轉眼就過去了。新新畢業了,在隔壁州找到了工作。我們策劃著一次新的搬家。這次搬家不比以往,首先是距離長,50多英里,需要開高速四十多分鐘,其次是東西多,如果再搞一輛上面那種miniVan肯定裝不下,所以要一輛更大的。就在我們搬家前的一段時間,幾個朋友完成學業或者找到工作,陸續搬走了,留給我們很多東西。我們有了一張三人大沙發,一張實木餐桌和兩把餐椅,兩個實木書桌,還有去年給心新買的打麻將用的小方桌,都是死沉死沉的。為了拉走這些東西,我們準備租一輛比上面這種大一點的車,miniVan是9英尺的,我們想要租的是10英尺的,他就是最右邊這樣:比中間那輛miniVan大多了,所以搬家前的半個月我一直在擔心怎么開著這么大的卡車在高速上跑50英里。然而現實更加殘酷:我搬家的那天可能是個好日子,離家最近的網點這種車已經被訂完了……
然而,家還是得搬,也不能改日子,都是跟別人協調好的。沒有辦法,一狠心一咬牙,訂了一個更大的,15英尺,就是下面這貨,是不是比那個大多了?我們的全部家當根本就填不滿。
因為訂了這貨,搬家前幾天根本就吃不好睡不香,時刻都在琢磨著怎么開著這么大的車在高速上密集的車流中飆到75邁(120km/h)。后來想出一個辦法,周五下午開回家裝東西,周六早上五六點趁著大家都累了一周了睡懶覺高速上車少的時候開車上路。
周五下午終于到了,我從網點戰戰兢兢的開著這貨到了家,還讓新新在副駕駛給我看著點路。還好有驚無險,只是扯斷了不少小樹枝,頂棚太高了。其實開著往前走倒不是很難,熟悉了一會有了感覺之后就容易多了。最難的是倒車,想倒進去車位好裝東西,在新新的指揮下我花了十分鐘才停好,當然不排除她瞎指揮。接下來打包裝車不表,就等著第二天早上上路,擔心的一夜沒睡好,結果周六早上根本不想起床。
吃完早飯裝上床墊(床架已經拆了裝車了)已經八點多了。趁早上車少上路的計劃就這么因為懶覺破滅了。不過路還是得走,家還是得搬,那就只能上路了。路況還好,車比平時少了不少,但也沒有空曠的感覺。剛開始找不準感覺,在最右道65邁的速度開的歪歪扭扭,好幾次有壓著線了。不過越開越熟練,一會兒就找到感覺了,速度也飆到了75邁。
很快就到了大城市,一州的首府,高速公路穿城而過,并在城里由東西轉向南北,與其它幾條高速相交,坡陡彎急,路況復雜。控制住車速,不斷地觀察左右后視鏡,盡自己最大努力保持在車道中間。跟小車相比,大車沒有中央后視鏡,開小車的時候習慣了看中央后視鏡,換了大車這一點挺難適應的,不過強迫自己多觀察左右后視鏡,問題不大。
穿過大城市很快就到了新家,花了半天時間卸車,累的基本上趴下了。又掙扎著趕在中午把車開到最近的網點還了車,搬家總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來就是收拾新家了,這又是一項累人的繁瑣的細活。新新跟我一起動手,天黑之后基本上初具規模。下面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