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4日在一次課程午間休息時間,我第一次玩了“狼人殺”游戲,作為學員間的破冰游戲,以輕松活躍為意。
我作為“狼人”也在“無意”中把對手方消滅剩一人,該游戲結(jié)合近期學習王陽明的經(jīng)歷和他的心法,有感悟一二。
用心,或許會贏
這個游戲除了一句話都沒說就給干掉的極端情況外,其他情況都可以用心進入角色的。
首先充分理解游戲規(guī)則和角色目標,我作為“狼人”目標就是消滅“好人”中的“百姓”或“能人”的其中一方,規(guī)則是白天隱藏,晚上動手。所以白天帶上好人的面具是合理的。
王陽明的一生是在打仗和治學中度過的,“知行合一”是他提出來的,但是治學中的“至誠”“至柔”原則他是絕對不會放到打仗中去的,《明朝那些事兒》作者就有精彩的描述:
其次做細致的觀察和深入的思考。我方雖然有四個“狼人”,但在對方的敏銳觀察和聆聽下,前后有三“狼人”被消滅,我也差點被干掉,只是“能人-預言家”在最后關(guān)頭對于兩個矛盾的細節(jié)沒法深入分析,結(jié)果被我“消滅”了。
這種觀察和分析,真的要靠實踐來積累,這場游戲我真的是運氣好,王陽明能百戰(zhàn)百勝,就是每次打仗前做了充分準備,以下是他打江西土匪時的整個過程。
誰善誰惡,良知來定
就這個游戲而已,“狼群”共同實現(xiàn)他們的目標(殺入)就是他們的善,被干掉了就是他們的惡或者罪;而“好人”共同實現(xiàn)他們的目標(守人殺狼)就是他們的善,誤殺守錯就是他們的惡或者罪。
容易存在兩個誤區(qū),首先是角色取代人品,上一局她是“預言家”,這局她怎么看都像好人,實際上她是“狼人”,大家還選了她當“警官”。
其次立場不堅定,角色決定了該進攻的時候就進攻,難道真想做刀郎唱的《披著羊皮的狼》嗎?
不過打仗這玩意很耗元氣,所以王陽明也就只活到55歲,要想長壽,還是一生坦蕩的好。
總結(jié):游戲人生
游戲中的角色我們沒法選擇,就像王陽明,朝廷讓他打仗,他就認真打仗,朝廷放他假期,他就認真治學。
我們現(xiàn)在處于相對自由的時代,我們可以有很多選擇,我們可以像巴菲特那樣選擇長期共贏有良知的,短期又博弈精彩的游戲度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