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著行李箱回到宿舍,精疲力盡。室友細心地為我留了一盞燈。放下行李箱,找遍了宿舍,沒有水果,只得泡了一杯立頓紅茶,坐在沙發里點了一支煙。其實很累了,應該馬上洗澡睡覺,可是實在動彈不得,想放空幾分鐘再說。
煙抽到一半突然有些作嘔,常常這樣,可還是對煙欲罷不能。就像這種馬不停蹄的生活與工作,使人精疲力盡,總想逃離,可第二天醒來,再次滿血復活重新出發。
我常常故作深沉地跟人說,我們都是被社會滾滾洪流推著向前走,可真是抽不了身嗎?
在美國的閨蜜對我說,要賺夠錢回國去成都開個酒吧。我說,多少算夠。她說,200萬。算了算,收回所有外債和投資,變賣房產,我大概七七八八能湊出這么多錢,我可以去開酒吧了。
大學時我的夢想就曾經是開一間小酒吧,迎來送往,見識每個陌生人不同的故事,最好有很大的落地窗戶,能看到夜間窗外的車水馬龍和夜歸人。那時苦于沒有錢,今日,卻是不再愿意這樣選擇了。
逃離北上廣還是進軍北上廣,似乎是現在80后90后通通在糾結的一個問題。在北上廣加班擠地鐵的年輕人,一定有在老家有房有車朝九晚五的朋友,在老家安逸地打打麻將吃吃龍蝦即可度日的人,也一定有在北上廣出入高級寫字樓每天在高鐵和機場游走的朋友。
大家各自繼續著自己的生活,或滿足現狀或艷羨對方。作為大學畢業就進軍北京的我,有幸經歷過安逸和爾虞我詐,也有幸經歷了艱辛和激情滿滿。就像夫妻之間每年都有那么幾次想掐死對方一樣,今日常年奔波只有工作沒有生活的我,每年也有那么365次想逃離現狀,去追求詩和遠方的田野,為尋找心中的那片海不顧一切。
可是同樣,夫妻因為愛彼此選擇繼續相守,我并不是因為無奈而是因為深愛,選擇繼續奔波在加班和熬夜的路上。
閨蜜說,我們一起找個小城市開個咖啡館或者酒吧吧。我說,這個念頭我有過無數次,又何止是咖啡館和酒吧。花店,精品店,明信片的店,或者只是一個書店。把自己裝進自己喜歡的小情趣里。可是,我做不到。因為這些小情趣,就像是人婚后遇到的種種誘惑,以為那是愛,其實不過是喜歡。只要你最后沒有選擇離婚,就一定不是愛。
所以我深知,只要我還留在北京,我就不是在泥潭里掙扎,而是已經在心中的那片海里遨游,在心中的那片草原上馳騁。所有最終的選擇,都一定是心之所向。
所以,人生并沒有無可奈何,只有權衡利弊。
作者梁宛央,微信號jiemao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