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心理不斷浮現很多種答案,有的告訴我功成名就,衣錦還鄉是高質量的人生;有的告訴我權傾一世,生殺予奪是高質量的人生;有人告訴我妻妾成群,子孫環繞是高質量的人生;有人告訴我嘗盡世界美食,看遍天下風景是高質量的人生……
我認為以上描述從某個角度看都對,但是也都不對。仔細分析一下,以上描述幾乎都在強調一個結果,這個結果伴隨著人固有欲望的實現,比如食色,權欲。我們的傳統文化里,當官就是一切欲望的終極指向,因為那時候當官就意味著有了一切,什么欲望都可以滿足。我們現在的世俗社會,判斷力依然貧乏,一切以金錢的多寡論人生的成功,而不去分辨金錢的來源和去向。
我以為,高質量的人生不是一個結果,不是某一個時間節點的狀態,也不完全依靠擁有財物的多寡。我認為,高質量的人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狀態,是一種正面的,溫暖人心的,催人奮進的情感,高質量的人生是一個過程,存在于人活著的每一個當下,表現為一種急于實力的自信,基于預判的成穩,一種成竹在胸的冷靜,一種風輕云淡的安逸。
人不能活在過去,也不能活在未來,所知所感都是現在。時間既不能拆解,也不能快進慢放,就像流水,人是水中順流而下的魚兒,好水壞水都要經歷。所以不能用一時的成功給人定性,更不能用一時的失敗將人看扁。無論未來多成功,你也跳不過當下的辛苦積累,因為正是當下的積累,播撒下成功的種子;無論現在多失意,也不必輕言心死,最窮無非討飯,不死終會出頭。
強大的人,定是經歷了那些風風雨雨,在大起大落中懂得了取舍,掌握了平衡。既不過分欣喜,也不過分沉郁,因為一切終將過去。
生命的色彩在于無限的可能,在于經歷的紛繁錯雜,在于物理空間上的廣度和深度,也在于時間維度上的歷史積淀和趨勢洞見。人心即如宇宙,所在所思所感,都如同黑暗中閃耀的光亮,生命不息,應當探索不止。
只可惜人心也同樣善變,難以預測。任性復雜,善惡交集,黑白混淆。
無論如何,過早放棄對未來的期許,放棄對未知的探索,就是一種心靈自殺。靈魂黑暗,感知死寂,其人便如同死水,味同嚼蠟,乏善可陳。生活的情趣,童心,敏感,都在于有一顆鮮活的心靈。
我應當也必須由我自己定義,心中指向光明,便如同在人生道路上給自己點上一盞明燈,知道去向何方,那么窮山惡水皆是風景;如果隨波逐流,搖來擺去,心思不定,雖然身體看似屬于自己,可心早成了別人口中掌上的玩物,成了牧羊,成了魚肉。沒有方向的航船,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
懂得了這些,生活可以過地多幾分定力,多幾分通透,只爭必然要爭的,只做必然要做的,心之所屬既然簡單純粹,滿足當然也更容易更清白。反而是那些欲求永遠不滿的,再多占有也是徒勞罷了,不懂得取舍,心如同混沌,哪能那么容易快樂呢?!這樣的人不缺技能,甚至不缺財富,缺的是做人的桶底,裝再多也是竹籃打水。
做有價值的事,做有意義的事,做有貢獻的事,把這些事變成自己想做的事。
做有理想的人,做善良的人,做純粹的人,做簡單的人,做有情趣的人,做有童心的人,做有原則的人,做有底線的人。做懂得取舍的人,做勇于進取的人,做知足常樂的人。不求大富大貴,只求活地明白。不為別人而活,不活在別人的嘴上和評價里,為自己而活就是為愛的人而活,對自己負責就是對社會負責。因為我好,萬事萬物皆一同光明起來。我有光明,世界也就不再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