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到這個話題的時候,突然感覺,把自己近兩三年間眾多的相親男士,作為創(chuàng)作小說的人物素材,是個不錯的提議。好比有人去做采訪來豐富自己的素材庫。我的相親經(jīng)歷也變相成為素材累積的一個源頭。且將此想法標記在此。
之所以想說這個話題,是因為面對多次相親未果的我,父母要親自上陣替我招夫君了。遠在另一個城市的父母,雖然在我畢業(yè)來京工作的三年間多方委托人脈來給我介紹男孩子,可是來來回回沒有一個成功。于是,父母參與到“父母相親團”,每天給我“推送”1-3個男孩子,讓我去加微信多聯(lián)系。
如今,說有一個各方面不錯的小伙子。他媽媽也多次打電話來,想促成一段姻緣。其實,這一切的一切,我都理解。而且太多的同齡人在經(jīng)歷這個經(jīng)歷相仿的“催婚”階段了。各方面不錯,雙方父母看好,最好是兩人之間你儂我儂,當然再好不過。但我心里一個聲音提醒我:無論別人怎么講,你要頭腦清醒,更要忠于自我。長久以來,作為一個其實并沒有完全人格獨立的自己,明知身為女子,如果獲得一份愛情會如何的深陷其中,才總對感情生活保持謹慎。即使現(xiàn)在有一份工作可以養(yǎng)活自己,盡管父母擔心“女孩子的韶華時光稍縱即逝”,也該保持一份清醒和冷靜。這份清醒是說,如果對方真的如表面上各種合適,也要有自我真實的判斷和辨別。畢竟,縱使誰與你搭橋,過橋的終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