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是一個很有上進心的人,但是我依舊過得不好,以至于很狼狽。很長一段時間一直處于種很緊張的狀態里面,始終很焦灼。明明有時候空乏輕松的要死,但是壓力頗多。總是不斷的去想,有很多想法在腦子里轉,片刻能得安寧。但是目前為止我沒有給出自己一個好的答案。
?從小被家人師長“寄予厚望”,不管是什么,都有很的高要求。周邊對我的印象是古板,正派,傳統,有上進心,是一個好人,我會不斷的去追求不斷的去攀登然后達成一些旁人羨慕的小目標。上進心給我帶來了很多獎勵,當然這種獎勵是有要求的,看書只能看國學經典,培訓班無外乎作文奧數。因為大人們總是風雨無阻的為你好,老師們的話就是天,哪怕毫無道理甚至刻薄批評你的人格,你不能吐槽,因為父母教你要尊師重道。幾乎在中國應試教育體制下成長過來的小伙伴,一定都或多或少有這種不好的體驗,就是你一定要學習好,你學習不好,你就是沒有上進心,你什么也不是,沒人在乎你是個什么樣的人。還有一種人,不討厭讀書,但是怎么也考不好,我就是這種,所以慢慢的,上進心是我的噩夢……不能像學霸一樣門門都好,又不能像學渣一樣心安理得,只能成為一個學酥,花著學霸一樣的時間刻苦努力,只能得到一個學渣的成績,沒有自我認同感,只有無窮無盡的焦慮,其實我早就知道高考我是考不上的,甚至考研我也知道自己考不上,在我多年的“別人家的孩子”的成長經歷中,沒人告訴我,如何接受我終將只是個平庸的存在,我不是那個capable的天之驕子,是誰規定,我一定必須只能做第一名?我也是會懶散,會軟弱,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會今天喊完的口號明天就忘,我也會犯錯而且可能犯同一個錯。沒人告訴我,你這樣也挺好,不用總是繃緊神經。
?后來步入社會,工作,一切從頭學起。我把上進心帶到了工作中來,也挺好。但是有一天突然發現,個人的努力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無論怎么辦,都是事倍功半。后來我在我一直在思考我該這么辦,我也問過很多人。偶爾也會有我認同的答案,但是我依舊做不成讓我滿意的自己。
?上進心源于興趣,年少的我最初的夢想是去當足球運動員,可是我沒有天賦,很難出成績,后來喜歡文字,想學文科,以后學心理學,周圍人告訴你,不行,學理,曾經有人跟我說:“你要堅持,你不堅持,任何事情都不會做好。而你現在喜歡的東西,說不定過幾天就不喜歡了呢?” 其實我也很怕三分鐘熱度,我也很怕我每次興高采烈,拍著胸脯大聲跟你們分享說,我喜歡彈吉他,我喜歡寫文案,我喜歡……之后,突然的爛尾或者我做不出什么成績的時候,得到的永遠是一個毫無意外的冷眼,說“就知道你撐不了多久”,好像全世界都看死你所謂的“興趣”和上進心。我開始明白,不是你喜歡的事就能做好,也不是所有的上進心都能有回報。
?關于練字,關于讀書,關于文案,關于學習,我一度因為“過于心疼自己”,告訴自己躺在地上也很舒服啊,不做就不做吧,可是偏有一顆躁動不安的“上進心”,也許很多時候不是自己有多差,而是對自己不夠狠心以及過于玻璃心罷了,只是作為眾多普通人的其中之一,我很害怕,我努力過了,上進過了,可是結果依然不好,所以我不敢做。
人生沒有高低之分,只有左右之別,我也希望找到自己的上進心和社會要求我的上進心之間的平衡,找到自己的“時區”,不用在xx歲實現xx目標,下一次能不能把“盡力做到最好”換成“你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