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文具店,這是有關于書信的生意,也是有關于書信的故事。
01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雨宮鳩子。外婆去世后,鳩子放棄了國外的生活,回到日本繼承了這家山茶文具店,也繼承了外婆事業,當起了代筆人。
而這本書,就像與生活融為一體的職業檔案,記錄了16封手書的“案例”與鳩子靜謐美好的生活。
作為代筆人,每次鳩子代筆寫信前,都會細細體會見到顧客的第一印象,從外貌、談吐、舉止、韻味,然后結合顧客的要求,最后在信里表達出這種感覺。
因為鳩子覺得:“書信,就像是寄信人的分身”。
鳩子要選不同質感的紙張,搭選不同的毛筆、玻璃筆、鋼筆或者鉛筆,還有各樣的字體,封印,郵票,信封。
她覺得,活生生的人所書寫的文字除了漂亮,還必須有味道。
至于信封,她說信封的正面像臉,而郵票就像決定整體印象的口紅。
書信寫完也不會立即寄出,會把信擱在佛壇上的特等席一整晚。隔天早晨,覺得自己的足夠清醒,再度斟酌信的內容,粘起信封,準備寄出。
這點倒是很像我寫公眾號,自己通讀幾遍后,要給別人檢查,是否通順、是否有錯別字,最重要的是否得當,會不會語意模糊會引起誤會甚至歧視。但書信太過私人,無法與人分享,更加慎重些。
鳩子會體查到信所有細節,盡可能去貼合寫信人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要斟字酌句,反復琢磨信的內容表達,照顧到收件人的感情——感受到寫信人的誠意,能留下深刻印象。
02
雨宮鳩子接到拜托寫給親朋的離婚信件。
顧客說,他們辦過盛大婚禮,所以,想用書面方式向當時參加婚禮的人報告 。
她問過當事人要不要詳細敘述離婚的細節,顧客猶豫后說:“寫清楚吧,但在此之前,我希望你也能好好寫出我們曾有過美滿的婚姻生活這個事實”。
鳩子覺得的這樣的內容不能夠太感傷,也不能像公事化的告示那樣清冷無趣,選用了可以免去開頭結尾格式的橫書,還選了更加復古鄭重的活版印刷。
她說:“信封內層使用宛如冬日夜空般的深藍色薄紙,期待能讓收件人覺得,即使在黑暗中,也能感受到星星般的希望”。
鳩子還專門貼了與他們結婚同年的郵票,想讓這封信更加特別。信的內容她寫道:
雖然我們無法攜手相伴到白頭,但仍將默默支持彼此的第二人生。
如蒙各位認為我們為了追求幸福的人生,做出富有勇氣的決定,我們將深感萬幸。
雖然我們決定邁向不同的人生,但仍希望能夠維持與各位之間的緣分,這也是我們的共同心愿。
希望有朝一日,能笑著談論今天。
鳩子也接到寫吊唁信的生意。
不同于其他書信,吊唁信十分講究,準備寫字時,磨墨的方向便和平時相反,也就是要逆時針方向磨墨。
墨色要淺些,信封信紙要用素色,尤其是信封要使用單層信封,以免不幸雙至。
還有一封拒絕借錢的信也印象深刻。委托人表示,“我死也不會借錢給這種貨色,但我也不想招惹他”。
很是厭惡的情緒,但要表述得體,鳩子就像一個公關,她在信里寫:
我也捉襟見肘,所以無錢可借。
雖然沒錢借你,但請你吃飯不成問題。
如果肚子餓得受不了,來鐮倉找我。
略微刻薄,但是表達精準。
03
對于代筆人這個職業,鳩子聽外婆說,在古代,代筆被稱為“右筆”,專門為達官顯貴和富商大賈代筆,靚字——寫一手好字當然是首要條件。
雨宮家的第一代代筆人,就是在大奧服務的女性右筆之一。之后,雨宮家傳女不傳男,外婆是第十代。
后來才知道原來所謂的祖傳基業是外婆杜撰的童話故事,但此時的鳩子已經愛上了外婆的生活方式,曾與外婆之間的齟齬也在這一封封的信件,一年年的回憶中逐漸消解。
雨宮鳩子接替外婆,安排各樣的風俗習慣。
提筆書寫,還會不由地寫出了與外婆相同的文字:
春多食苦,夏多食酸,秋多食辣,冬多食油。
鳩子成為了一個正真的代筆人。
04
和很多人一樣,我也覺得這本書讀著有類似《解憂雜貨店》溫暖治愈的感覺,但沒有那么意味深長,反而多些更加平實樸素之感。
我也很喜歡藏在書里那個小小魔法:
“只要在心里說‘閃閃發亮’,就會有許多星星出現在原本空無一物的內心黑暗中,變成一片美麗的星空。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這么做,痛苦的事、悲傷的事,都會消失在漂亮的星空中。”
這樣的星空也送給同為讀者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