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雍和宮,在通往大殿的路上感覺還不錯,樹陰帶著斑駁的陽光,給人一種寧靜的美感。走到樹陰盡頭,左手邊有個偏殿,匾上書“靜思禪房”。我心想”哎喲,不錯哦”,于是走進去想一探究竟,會不會是一個清靜之地。跨過朱門的檻,迎面端坐一個美女,穿得特復古,清朝那種,表情略淡定。于是我問她“你們這是干啥的?”,她說是賣一些開光的bababa… 我說“哦,賣東西的啊。” 對方倒是很誠懇的說“是的”? 。賣東西就賣東西,裝啥靜修禪房,醉了。
再往前走到“正殿”,其實我也搞不清楚是不是正殿,里邊前前后后各種殿很多。小時候因為家人信佛的關系也去過不少這樣的帶佛像的殿,但基本就是各種歧視迷信,覺得這些迷信特別無聊,可能骨子里只信仰真理。后來看了一些關于佛教的書,開始對佛陀傳達的一些知識有了一點了解,產生了一些敬畏之情。帶著這絲敬畏走進這些圣殿,開始懂了為啥佛像統一是這么一個表情和蓮花坐姿,開始對一些文字生起了共一點共鳴,“不二法門”,“心明妙現”?文字簡單,意義深遠。完了再看看周圍,不少香客在這里叩拜、上香、許愿,做著一些沒有意義的舉動,卻忽略了佛陀所傳達的真理(佛陀認為的)。或許對大部分人來說,簡單的信仰更能獲得力量和平和。你就告訴我123要干啥,上香許愿轉世投胎,別講太復雜,聽不懂。囧?基督教也是這種套路,你就信我,其他你別管。
說到“心明妙現”,一看到這四個字就特有感觸,于是立即發了一條朋友圈抒發了這種感慨,但是顯然沒有人能跟我有共鳴。為什么我會有感觸,其實還是最近狀態的一絲細微改變,發現自己對生活的現像更加敏感了。今天跑去挑新耳機,一個一個的試聽,聽著聽著整個人就自覺進入了“當下”,完全沉浸,腦子里沒有一點雜音。以前也試過耳機,基本上邊聽就邊想“店員會不會覺得我特不懂“、”別人是不是在看我,我表情會不會很傻“,就算沒有這些思想,也只是在一個很潛的層面靜下來了。在這種心理狀態下,基本就聽不出任何耳機有什么明顯的區別,挑個順眼的牌子就買了。今天挑耳機則完全在另一個位面,沒有任何專業的耳機知識,我就靜靜的聽,與世隔絕的聽。耳機區別是那么的明顯,有些層次感分明,聲音質感強,每個鼓點、提琴、鋼琴都有它們的位置,讓人心醉如迷;有些聲音混雜一團,各種破音,不堪入耳。深海賽爾高端耳機真心好,沉醉了好久不能自拔,但同等價位魔音的頭戴就實在讓我不能接受,beats?solo也是略差。
也許耳機本身也有適合的音樂而呈現不同的音質,我的判斷也不一定對,但是這種未受過專業訓練的、前所未有的敏感性,我挑出喜歡的耳機也變得異常容易。最后拿了個AKG,199塊錢的耳機,聲音讓我滿意,能讓我沉入音樂。后來帶著它走在路上,音樂讓普通的生活場景變得有味道了,像電影”再次出發“導演傳達的意思一樣(當時看那一幕就特別有感觸)。
紅酒、咖啡、音樂、繪畫,這些都是需要細心體會的生活元素,靜下心來(深度的寧靜)慢慢體會,不需要太多的專業知識,也能感受到最本質的美好,屬于自己的美好,畢竟再好的東西你不來電也是渣。就像顧爺說的,欣賞繪畫其實不需要專業知識,你就看,然后去感受。但是在只有一種安靜的心才能感受到美,“心明妙現“。
再深一個層次理解,當你在冥想時,進入更深層次的寧靜的時候,你所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會是一個更加寧靜的、富有想象力的內心世界。這是另一種玄乎的妙。不知道佛陀寫下這些話語時是什么樣的體驗。反正文字是有力的,又是無力的,因為文字在描述感受的時候,只有體驗過的人才能看明白,否則文字,它就是文字,沒有意義。
心靜以后,內心有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