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除夕前一天。小區里變得非常冷清。
路兩邊原來都被各色車輛停得滿滿的,今天感覺都空下來了,好象一半以上的車子都開走了。
小賣部、蔬菜店、理發館、水果鋪等等,都大門緊閉,門上貼出一紙過節放假通知。如果沒有提前囤些生活必需品,日子就會變得很不方便。
是啊,過年了,人們都回家了。
這個老小區房租便宜,交通便利,于是就住了很多租客,租客的另一個身份,便是游子。
過年了,游子們都得要趕在除夕爆竹響起之前,回到溫暖的老家,回到闊別已久的父母眼前。
我是一個成長軌跡非常簡單的人,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同一個城市,沒有過遠離家鄉的經歷。所以,每次聽到關于鄉愁的歌曲,或者看到關于鄉愁的文學作品,都沒有太多的感觸。
也就是說,鄉愁于我,是一個陌生的字眼,也是沒辦法體會的一種感覺。
人們每天參與各式各樣的社會活動,在每種活動中因不同的處境而生出不同的心境,于是每個人都擁有各式各樣的感覺。
我不可能把所有的感覺都體會一遍,那就像世上縱有萬千種美食,我不可能把每一種都嘗遍一樣。
然而有時還是會覺得遺憾,就好象一個從不抽煙的男人,感受不到事后煙的放松和空虛;就好象一個矜持的女人,感受不到飛蛾撲火般的熱戀滋味。
人性都是貪婪的,吃貨妄想嘗遍世間美食,情種妄想閱盡天下美色,我則想有機會去體會紛繁復雜的人類情緒中,那浩如瀚海般細膩而又微妙的各種感受。
除夕前夜,有多少游子行色匆匆行進在歸家的路上,他們大包小包、攜妻帶兒,滿懷歸家的喜悅,也略帶欠疚與不安。在鞭炮即將燃響、餃子即將下鍋、晚會即將開幕、紅包即將開搶的除夕之際,他們像一個奇跡一樣,立在老人面前,互訴思念與牽掛。
我突然很想體會那種心境,比如鄉愁滿懷,比如近鄉情怯,比如衣錦還鄉,比如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哀。
不排除會有一種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因為一些原因,我也遠離了家鄉。當我開始每日每夜生出鄉愁的時候,我終于能真正體會到這種感覺。而到了那個時候,可又有什么辦法,可以安撫我的滿腹惆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