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麗絲·佩恩(Doris Payne)今年90歲了,她一生用過32個名字,10個社會安全碼,至少有9個生日,9本護照。
她是一位活到老偷到老的國際大盜。
而且,這位“鉆石多麗絲”,是一位令公眾著迷的大盜,多少年來,一直是美國報刊雜志、電視節目的熱門。她的回憶錄,以及以她為主角拍的電影,也無不受人追捧。
沒有人認為偷盜是正確的事,但她就是令人著迷。
很少有人能夠忽視道德法律的力量,但她就是令人著迷。
為什么呢?
這一切都因為她超越常規,挑戰常識,激發想象,帶來刺激,充滿了某種力量。
使她本人,已經仿佛梅里美的卡門,開成了一枝“惡之花朵”。
使她的故事,已經代表了犯罪大片的效果,能夠攪動人心的詭秘,形成非現實的刺激、獎賞回路。
1?
多麗絲不是誰,愛誰誰
多麗絲1930年生人,父親礦工,母親裁縫,黑人血統。
她一生唯一的正式工作,是高中畢業后,在養老院的四年。
美國的種族歧視,在今天都相當嚴重,在過去更是,但多麗絲是一個奇異的人,她的大腦或許會有意屏蔽一些信息。
她一面是:我知道大多數人要互相依靠著活著,這就是我為什么要努力發展我的角色。
一面是:我從來沒有因為我是黑人感到過什么,從不知道我比我的白人小女友遜色。
多麗絲后來多以富婆的身份行竊,那是高端騙術與盜術的結合。她出入白人珠寶店時的冷靜、大膽、優雅,曾經令無數人驚嘆,但人們卻不知道,她是天生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我不知道、看不到,行動與思想就沒有障礙。
你能夠愛誰誰,有時候就能讓人不知道你是誰,忽略了你是誰,何況多麗絲又是位影后。
所以多麗絲的盜竊生涯中,就總有喜劇在上演。
很多珠寶店在她被抓之后,堅決不信:這不可能!她是那么高貴、富有、迷人!
多麗絲總之就是能夠忽略身份,平等看待,甚至俯視白人,只管去要她想要的。總之就是,我看不到馬路上的那些界限,我就適合要最好的。
種族壁壘堅不可摧的時代,多麗絲又來自貧民窟,天知道她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2
你永遠別告訴我,我在偷
多麗絲的偷竊始于14歲。
那一次媽媽答應她只要考好了,就給她買塊手表,她去手表店看了看。
店主起先很熱情,但是當一個白人顧客走進來時,他立刻把她趕走了。
美國有白人區、黑人區,就是在公共場所也有無數禁忌,店主是怕白人看到他,居然對一個黑人女孩如此尊重、殷勤。
但是多麗絲當時正在試戴,他忘了讓多麗絲把手表摘下來。
一個簡單的分心,就會讓你得到,這是多麗絲的一個重大發現!而這,成了多麗絲長達一生的偷盜生涯的另一個支撐點。
一個邪惡的念頭正在瘋長,多麗絲回來后就告訴了媽媽。
多麗絲家很窮,多麗絲的媽媽長期生活在家庭暴力之中,但是這位誠實、善良的媽媽,一聽到女兒要用這種方式讓她過上好日子,立刻驚了。
你瘋了,這是偷!
然而多麗絲說,不,這不是偷,這只是保留白人希望我擁有的東西。
膚色代表身份,物質代表身份,這就是白人希望我有的。
我利用白人的忽略得到,而不是去搶,去掏口袋,這也代表白人希望我擁有。
它同時代表的,還是一項可以照顧自己和家人的生意,多麗絲就是這么想的。
所以她還受到了傷害:我本來要幫助媽媽!
3?
盜賊不可怕,就怕盜賊有文化
多麗絲聰明,有演講才能,善于學習。她知道人們有什么,要什么,自己有什么,要什么,并知道如何完善、到達。
關于偷,她一輩子都沒后悔過,也從來沒有停止。我只是拿我需要的東西,保留白人希望我擁有的東西,如此而已。
一個人能夠對犯罪保持這樣的思路,非常奇異,但是有趣的是,人們一面稱她是臭名昭著的竊賊,一面卻將她的偷盜,稱為職業生涯,將她的故事,稱為華麗傳奇。
多麗絲的職業技能當然也是從小打小鬧開始,但是她很快就成了大師級的人物。
她有美麗的面孔,昂貴的衣服,高貴的氣質,優雅的舉止談吐,她還對所有珠寶的鑒賞、加工、產地、來歷,無不了如指掌。這一切再加上她精湛的演技,一切齊活。
多麗絲最愛鉆石、珠寶,后來專對它們下手。她每天看各種珠寶廣告,一對哪家有了興趣,立刻出發。全世界的高級珠寶店,都是她的狩獵場。
多麗絲的偷盜,做起來不易,說起來簡單。
她總是以富婆、貴婦的面孔出現,一到就鎮住全場。
她的衣著,她的舉止,她的談吐,她對于珠寶的精通,都使人不懷疑她的身份。
一個貴婦,還是一個有高等修養的貴婦,一個對珠寶有豐富知識的貴婦!此類只應上流有,這樣的人怎可能是竊賊?
于是當戒心放下,多麗絲光顧的珠寶店里,就總是雙方都表演。
大家是必須傾盡全力,請她“保留”的。
4?
我不怕被抓到
多麗絲的偷盜當然也是有“職業技術”的。既有“哲學”,又有技術。
當時的珠寶店,本嚴格規定,不準一次羅列五件以上的珠寶,但多麗絲這樣的人來了,那就打破了。
珠寶店會竭盡全力來討多麗絲歡心,把許多最好的拿給她觀看、鑒賞、試戴。
珠寶多了,有時候根本記不住,這就給了多麗絲機會。但多麗絲從來不會傻到把珠寶藏到嘴里、衣服里,或者其他地方,所以她很少被抓。
被發現了,那就不好意思,我忘了它在手指上了。忘了,這是雙方的錯,并不犯法,而且珠寶店還可能不好意思懷疑,甚至不敢聲張。
因為珠寶店的規定,是由保險公司和執法部門聯合執行的,珠寶店本身就有錯在先。
而這里面最重要的是,一家高級珠寶店如果被報紙披露,它那里任何人都可以隨便出入,隨便把東西走,它就將失去信任,得不到保險。
失去信任和保險,這對于一家珠寶店來說,簡直是比一般竊案更大的災難。
所以多麗絲說,我不怕被夾住,我不介意被夾住。我是顧客,不是小偷,我知道別人不知道的規則。如果你擔心被抓住,你就需要一整天的時間來思考。
多麗絲不擔這種風險,不費這種腦子,她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她實際也是在利用種族偏見來制定策略。種族偏見限制她的選擇,她就用種族偏見來讓那些人膽怯。
富豪規則使她得以從容進出珠寶店,歧視規則和制度規則,又讓她逃避懲罰。利用規則,打破規則,嘲弄規則,這一直是她的強項。
事發后,有些人不是不懷疑她的真實身份,但是抓住她,揭露她,這會發生什么?
如果外界知道他們讓一個普通黑人戲弄,丟臉的不是多麗絲,而是他們。
保險是重要的,規則是重要的,黑白分明是重要的,面子是重要的,投鼠忌器之下,有些人竟會幫助多麗絲:沒有的事!
當然,多麗絲還會遇到其他情況。
5?
我的偷盜像演奏
珠寶店大多數時候,實際并不知道丟了東西,至少當時不知道。但是某種情況下,如果珠寶店真想報警怎么辦?
多麗絲說,這也不怕。
保險很重要,店員先要打電話請示老板。老板要問怎么丟的,他有時候還可能住在倫敦。又因為種種原因,他們報警不能直接說某件東西被偷了,怎么偷的,他們要準備措辭。那么按正常計算,最短也要45分鐘到1個小時的時間。
而我要做的,就是在這45分鐘離開。
我不考慮他們聯系不到的可能,我只考慮真實的東西。他們考慮概念,我不考慮。他們最重要的不是抓住我,而我最重要的是怎么離開。
他們在花時間考慮別的事情,而我有足夠的時間去東京。我會根據我的位置做必要的事情,只是這不意味著我要去機場。有一次在巴黎,我去了盧浮宮。這就像一場演奏。
保持真實,一定要保持真實……
看來“盜亦有道”,真沒說錯。
6?
多麗絲的幾次失手
“只要我想偷的東西,就沒有偷不到的。因為我生來就是做小偷的。”
多麗絲的技巧非常豐富,要更多了解她,就需要去看有關她的電影、紀錄片、各種采訪,以及她寫的書。
但是她雖然從不諱言,那也不會是她的全部。
多麗絲第一次盜竊珠寶,是在1952年,那一年她23歲。她成功“拿走”的那顆價值22000美元的鉆石,在當時是一個天文數字,但她只當了7500美元。
這是一個巨大的甜頭,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而多麗絲最著名的一次盜竊,在1970年。
多麗絲的偷盜,有很大的隨機性,比如她去倫敦,一抬頭,看到加粗的金色廣告,立刻興奮起來。她從小說中看到過加拉德(Garrard),知道它是皇家珠寶店。
多麗絲認為加拉德是她去過的最優雅的地方,而蒙特卡洛是她去過的最搞笑的地方,盡管那里也有世界上最好的鉆石。
她就是在那栽了。因為那次的數目實在太大,那顆10克拉的鉆石戒指,價值50萬美金。
多麗絲在蒙特卡洛高級珠寶店還是那樣進去出來的,人們并沒發現她。她知道自己一定會被追蹤,但她依舊不怕。是啊,我去過哪里,但我不知道你說了什么,我只是去買珠寶。
她當然也買,真金白銀。她還可能去珠寶店賣珠寶,忽然就珠淚紛紛。我要跟丈夫離婚,需要出售幾件首飾。一面賣掉,一面也可能再順走一件。
蒙特卡洛的事太大,引發了國際調查,多麗絲在法國被捕,然后被引渡回蒙特卡洛。但她在獄中只呆了9個月而已,因為警察始終找不到那枚戒指。
多麗絲正是在這里聞名天下的,然而盡管美國珠寶商安全聯盟,早在70年代就向全國發出了提防多麗絲的警示通告,但她還是一次次成功。
多麗絲一生的盜竊成果據說高達千萬美元,這是一個奇跡。
不過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多麗絲一生也曾失手多次,被捕多次。
2010年,她因為在加利福尼亞一家購物中心,穿了一件巴寶莉中長風衣出來,被抓。衣服雖貴,但不是珠寶,過去的法子也未必還那么好用。
2011年,她在一家珠寶店偷了1克拉鉆戒被抓,有意思的是,當時所有店員都不愿意相信這個優雅迷人,知識豐富的老太太是個小偷。那一年她81歲。
2017年,多麗絲87歲,再次被抓,報紙稱她是著名的珠寶盜竊者。奇怪的是,她這次光顧的居然是沃爾瑪超市,而且只偷了一件價值86美元的手鏈,而且是放進了包里。
多麗絲始終是一個考慮收支平衡的人,謹慎得很。她也一向只去最富裕的地方偷,小東西根本看不上眼。她也不需要。
這一切都不符合她的規則,所以她盡管曾辯解說她是因為服藥造成意識不清,忘了付賬,外界也覺得她是有意為之。
這老太太莫非已厭倦偷盜生活,要金盆洗手?但這條手鏈當然關不了她多久。
實際上多麗絲的案子一般都關不了多久,這就像她這次看似大失水準的盜竊一樣神秘。
比如多麗絲當年在科羅拉多犯案,本來被判12年,但她只關了9天。
多麗絲是被美國和國際警察所熟知的人,有關她的卷宗材料,僅在加州、內華達和科羅拉多,就多達20頁。
多麗絲幾乎光顧了世界上所有最高級的珠寶店,世界上有多宗珠寶盜竊案被認為與她有關,但因為她一貫謹慎高明,卻一直沒有證據。人們一面一直稱她是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珠寶大盜,一面卻沒辦法,這或許是最大的原因。
但也有人說這是因為多麗絲太迷人。比如她2010年被抓時,連法官都在審判時感嘆:她是個賊,但是一個迷人的賊。
這應該不是傳說,因為我親眼見到過證據。
德魯·芬德林,是美國伊利諾伊州迪卡爾布縣的一位法律工作者,他的個人資料上說,他擁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名流客戶,他的客戶和案件遍布全國和世界各地。然而就是這位德魯先生,曾經于2017年3月21日,在他的個人instagram賬號上,發了這么一段:
雖然許多人都知道她是Netflix紀錄片中(早在2010年拍攝),描繪的所謂臭名昭著的國際珠寶小偷,新故事無休無止,但我發現多麗絲·佩恩迷人而優雅。激動地說服法院批準她的緩刑,并在同一天將她從監獄里釋放出來!
下面沒人批評,反而有人問,放了嗎?事情就是如此詭異。
只不過多麗絲卻不這么認為,她在一次采訪中說,我是該判死刑的人,法院放了我,應該是因為他們不希望我談論,或者被談論。
但是這反過來,似乎仍說明她太迷人,公眾對她的興趣太過濃厚。多麗絲如何看待自己與世界,就如何成功,這影響實在太大了。
當然,這正如多麗絲的一位粉絲所說,大家倒不必擔心人們會由此學壞。你有某種不滿和迷戀,不代表你就會成為那樣的人,你要真那樣想,那就太看不起道德和法律的約束力了。
7?
我不在乎男人和愛情
多麗絲異常敬業,她對盜竊有著驚人的熱情。
后來的她已經不是在為了財富盜竊,當它是一項為了照顧好自己和家人的生意或職業,倒像是一個讓她醉心,代表了成就感和滿足感的興趣愛好。
“我從未因盜竊感到后悔,我只會因為被逮住而后悔。”多麗絲后來更享受的或許是表演和炫技的過程,她有一次偷了一顆鉆石,竟直接就扔到垃圾箱里。
多麗絲作為最酷最燃最炫的扒手,有許多過人之處。反常會令人驚奇,力量會令人迷戀,但我認為,最能夠使她成功的,不是熱情、技巧,以及所謂的優雅、智慧,而是無負擔,無負累。
很難想象一個有道德負擔的人會對盜竊如此熱情、傾情,多麗絲一向是自豪的,那簡直是亞里斯多德擁抱幾何的情形。
但這不是唯一,多麗絲的這種傾向幾乎表現在生活的所有方面。
她在去年接受采訪的時候,還曾說,我剛剛買了一雙香奈兒,我必須買最好的鞋子,我只買香奈兒。你們沒人問到真正的問題。
我只要最好的必須是最好的,多麗絲是拜物狂,她到老也不覺得有什么不對。
她這種對奢華的迷戀,應該是社會教的,她的思維在某些方面,既直線,又單一。
世界上很多杰出的人物都由高度偏執成就,多麗絲也只為一樣東西活著,一切都為它服務,這使她顯得既愚蠢,又高明。
多麗絲當然有朋友,甚至不少,她在圈子里是受人尊敬的人。她從來不告訴別人她做了什么,也從來沒人問她,“這不是他們的事”。
多麗絲在她的回憶錄里,也只提到兩個男人,兩段感情,但她認為他們不可能在她的生活中占據太多空間。
多麗絲父親的行為對她影響很大,她從來沒有和男人一起住過。有孩子不意味我就在窩里,有男人不意味我就在床上,她更多是因為需要保護,才跟男人相處。
多麗絲不相信愛情,不需要男人,“愛從來沒進入我的腦海,我唯一想到的就是拿珠寶和弄好衣服”。
你也永遠別想告訴她,她偷了東西,她那樣愛奢華,那樣攫取不對。多麗絲不知道這些,不考慮這些。
她用自己的聲音控制敘述,用自己的節奏控制舞步,既冷靜無比,輕松無比,或許還優雅無比,就仿佛是活在真空世界,童話故事里的人。
她就因此得以用她的方式在這個世界盡情表演,盡情逍遙,盡情破壞世界的法律。
她也因此而可怕,而詭異,而迷人。她是捕食的魔鬼,也是偷心的卡門。
文?|?九鴉
圖 | 網絡
更多文章,見公眾號:九鴉人物(laoyuyuanchuang)